地处山西盂县的晋盂集团现下属煤矿11座,其中3座生产矿、2座基建矿井、1座新建矿井、5座停工矿井。韩爱忠表示,现在的煤矿就没有盈利的。光针对三座现有的生产矿井来说,完全成本310—320元/吨,包括生产、财务、管理成本及税收等,都是亏损经营,吨煤亏损额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
此外,目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正成为山西煤炭企业的软肋。由于山西省煤焦钢等行业均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银行对其实施严格信贷政策,甚至出现抽贷,企业不得已只能采取债券、票据、私募等方式融资,还贷付息压力加大。
当然,煤炭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并不完全是履行社会责任所致,煤炭资源整合中的大量融资以及随之剧增的财务费用都加剧了企业的困境,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煤炭资源整合后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处理。比如晋盂集团目前有五座停工矿井,都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受资源储量、地质条件,致使改扩建投资远大于以后开采煤炭的收益,加之这些矿井适宜露天开采,因此一直停工不能建设。而停工期间需要支付占地费、矿井费、人员工资等费用,一年约1000万—1500万元,五个矿井每年至少需要5000万—8000万元,直接加重了企业负担。
此轮煤价下跌根源在于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减少供给、限产保价本是煤炭行业应对危机的不二选择,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主管和监管部门的限产令不断。但在煤炭企业亏损日益加重的形势下,有禁不止甚至越限越超的情况在多省频繁上演。
山西省一位大型煤企高管指出,要减产得大家都减才行,一家减就给别人增加市场份额了,对于市场来说还相当于没有减。早在2011年年底煤价就开始下行,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但煤企担心单方面限产丢掉市场,都希望其他煤企减产,自己增产、降成本抢市场。
目前来看,煤企不减产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保市场,更重要的是保稳定。虽然生产亏损,但停产后可能亏损面更大。在忻州王家岭的一个500万吨矿井,一吨煤大概亏四五十块钱,但不生产又不行,财务成本、工人工资乃至矿井都需要现金流,停产只能亏得更多。所以,硬着头皮还得保障现金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