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能源署(IEA)、SUC(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示范项目办公室在京举办“国际能源署《煤炭市场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中国发布会暨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
上述《报告》显示,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16年的27%降至2022年的26%,原因是煤炭需求增长相较其他燃料迟缓。到2022年,煤炭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几个国家。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煤炭需求下降。
《报告》显示,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煤炭消费国,预测中国煤炭需求将呈现结构性缓慢下降态势,期间伴随一些与短期市场需求有关的波动。
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这些截然不同的趋势,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达到55.3亿吨标准煤,仅仅略高于当前水平,这意味着煤炭消费几乎停滞了十年左右。尽管2016~2022年间燃煤发电量每年增长1.2%,但到2022年其占电力结构的份额降至36%以下,为国际能源署开始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煤炭价格来看,《报告》认为,高煤价与波动性并存。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中国。《报告》指出,中国紧俏的市场需求支撑2017年的煤炭价格。
具体而言,2017年一季度,电煤价格从2016年底的高点降至70美元/吨(欧洲的价格)。此后,中国电力需求激增带来的煤炭需求增加,以及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国的供应问题,共同推动电煤价格攀升至2017年9月的95美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现货焦煤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飓风“黛比”袭击昆士之后,2017年4月现货焦煤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0美元/吨(离岸价)。在6月份跌破140美元/吨之后,焦煤价格9月份上涨至200美元/吨以上。报告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强劲需求。
《报告》指出,价格波动将继续存在。鉴于中国在全球煤炭贸易中的巨大规模和主导地位,无论是政策还是经济的变化,都会加剧全球煤炭市场的波动。当与供应中断相结合时,这种波动性会被放大。
《报告》指出,到2022年,煤炭仍将占中国能源需求的55%以上,中国煤炭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是煤炭价格演变的关键。在出口国中,印度尼西亚值得特别关注:扩大的国内需求,加上产量增加的,可能会增加市场偏紧度,进而推高价格。在需求侧,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的进口水平是关键的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