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人物
  • 一个煤老板从挖煤到“挖文化”的转行苦旅(图
  •   “钱来得太快了,像滚雪球一样,多得让人猝不及防,多得让人惊慌失措。”2003年初,刚过而立之年的小商人冯学光涉足煤炭经营,正赶上了煤炭经营的好时候,几年时间,就赚得过亿财富。2008年末,煤炭行业整顿,冯学光打起了退堂鼓,把目光锁定在了大同一条长约10公里的狭长沟堑上。

      他想要通过转型发展,洗掉自己身上的煤老板印迹。那时,他充满了与梦想,然而现实却是一场文化苦旅!

      在涉足煤炭领域之前,冯学光已经在大同商界打拼了十多个年头。他依靠开游戏厅和室内溜冰场掘得了第一桶金。2003年,冯学光入股了几个小煤矿。“钱来得太快了,像滚雪球一样。”谈起那时的感受,冯学光的目光里仍会闪现着难以置信的神情。冯学光投资的煤矿并不算太大,但每天仍然能有百八十万的进账。短短几年时间,冯学光的手中便积攒了过亿的财富。

      冯学光投身煤炭行业那些年,正是煤老板负面新闻不断的时间。在老百姓的眼中,这些煤老板似乎最喜欢花钱,金木水火土查询表只要要价够高,他们什么都爱,什么都买,不管什么商品,只要沾上高档豪华的字样,他们就愿意出钱,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他们仿佛想证明什么,却从来不知道究竟要证明的是什么。冯学光说,其实就是钱来得太快太多了,烧手了。烧手了就想把它甩出去,既然是甩,就免不了会甩得乱七八糟。

      但冯学光并没有甩钱。中专毕业的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有点文化的商人这样一个角色。当煤老板成为负面的象征时,越来越多的困惑开始袭上冯学光的心头。他感到焦燥——一方面因为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因为获取这些财富时所用的手段带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2008年,冯学光终于得到了一个让他自然的机会:国家对小煤矿的关停并转政策出台,他的煤矿被收归国有,冯学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冯学光开始寻找新的发展之,他想彻底洗掉自己身上的煤老板印迹。那一年,大同的古城重建工程正处在快马扬鞭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大同城东50公里处一条叫乌龙峡的峡谷。

      乌龙峡是一条长约10公里的狭长沟堑。沟里有山有水有树有石,均为自然生长。水流无规则,乱石满沟滚。

      冯学光先做了3000万元的投资预算。对于财富上亿的他来说,这点钱并不是一个大数目。然而,项目真正实施后,冯学光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乌龙峡峡谷中堆积的全部是无比坚硬的火山石,有的石块重达数吨,开凿移动重置,困难重重。此外,水的重建,树木的规划,景区道修造,各种人文景观开发,也都需大量经费。工期一次次延长,投资从3000万元变成6000万元,又从6000万元变成8000万元,几年下来,这条10公里长的山谷吞掉了冯学光上亿元的财富,但离他心目中的乌龙峡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眼看着手里的钱一天天减少,冯学光急了,合伙人也急了。没过多久,合伙人便宣告退出,留下冯学光一个人苦苦支撑。眼看着乌龙峡是个无底洞,家人的态度也从当初的支持变成反对,一致劝他,但冯学光不甘心,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冯学光从没对家人讲过,那就是他一直渴望自己能尽快完成从煤老板到文化商人的。

      无地投入让家人开始怀疑他的是不是出了问题,原来的合伙人也认为他的思想混乱得没了章法,家人赶紧给冯学光找一个治疗的地方。

      2009年的一天,冯学光正在景区开会,几名医生打扮的人忽然闯进来,将他强制带到了病医院。此后一段时间,冯学光开始频繁出入于病院,只要进去了,不管如何分辩,也免不了被强制注射镇静剂,等注射效果,稳定了才会被允许出院。出院后不久,冯学光又想起他的乌龙峡,再去,再次被送进医院。如此往复几次,冯学光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他医生道:我是煤老板,黑道朋友多的是,你们要是再给我打针吃药,我找人把你们都了信不?

      冯学光的起了作用,此后他再也不用去病院进行所谓的治疗了。这次经历让冯学光感到一阵阵心酸:他一心想与煤老板来一次彻底的了断,却不料最后能帮他的仍然是煤老板这个他最不待见的身份。

      2008年煤矿兼并重组过后,煤老板们失掉了赖以生财的煤矿。虽然手里的钱可以几辈子吃穿不愁,可无事可做的状态还是让许多人感到了存在感消失后的失落。这是有史以来最有钱的一批失业者,失了业的煤老板多的是大把的钞票。他们开始在很多项目上投资,但因为经营不善,大多血本无归。冯学光的一位煤老板朋友经常喝多了酒后,哭不是因为钱没了,而是做不成事难过。

      冯学光理解朋友痛哭的原因,那是一种难言的。有钱的烦恼,没文化的烦恼。冯学光不想让这样的烦恼也纠缠在自己身上。做一个与文化相关的企业,丰富一下自己的文化知识,成了他的一个新目标。

      乌龙峡的建设花费了冯学光大量的精力,除了自然景观的修整,人文景观的设置也让他伤透了脑筋。冯学光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景区注定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景区,因此,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上。相传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自京城来山西,途经乌龙峡流连山水风光逗留数日,据此景区建起了顾炎武驻足处;据传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妻子的祖父曾为大同巡抚,常拿云中奇闻轶事与后辈闲谈,一些素材还被融入《西游记》的创作中,根据这个传说,景区内建起了花果山、水帘洞、山等人为创意的人文景观。此外,梁祝飞来冢、红门寺遗址、铁锁桥等景观的设立,也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或传奇故事做支撑。

      有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支撑,乌龙峡的旅游文化特色逐渐被游人认可。从2010年起,景区游客接待人数与门票收入逐年上涨,2012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100万元和630万元,员工也增至200多人。虽然与上亿元的投入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但总算在正常运转了。经历数年的打拼,冯学光对投资回报的期望已与当初有了很大的不同,钱很重要,但培养出一个有文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同样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冯学光认为自己正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在走。

      冯学光的个人文化充实也同步进行。2010年3月,冯学光以一年5.8万元的学费到哲学系高级总裁班学习哲学。2012年8月,他又上了北大国学研究班。两次学习经历,让冯光学对文化有了另外的理解。几年的时间,冯学光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飞跃,并且学会了用哲学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国学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平复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

      冯学光半开玩笑地说:“北大的教授都对我说了,山西煤老板不,就怕煤老板有文化。我现在有文化了,就要做一点有文化的事情。现在国人价值观、文化和伦理都在,我就是想让人们得到一个心灵的洗礼和震撼。”这是他多年不变的理想,而乌龙峡,则是他理想的寄托。至于其中的对错曲直,已经无关紧要!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