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人物
  • 被影视圈怀念的煤老板:一个“亏钱挨骂”的历史错位
  •   原标题:被影视圈怀念的煤老板:一个“亏钱挨骂”的历史错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经的煤老板,用一捆捆

      曾经的煤老板,用一捆捆热钱扩容电影市场。电影市场富了,扭头把他们当成了投资的教材。现在的煤老板,迷茫在下一个投资风口前。

      还有比煤老板更荒诞又真实的“黑色幽默”剧本吗?可悲的是,电影市场热钱退散,开始思念热钱。煤老板们,却没有热钱没有兴趣涌入电影圈了。

      没想到煤老板又火了,不是因为7000万嫁女,不是因为一麻袋买车,不是因为负债过高宣告破产。是因为,影视圈开始集体怀念他们了。

      无论做了什么,没人在意结果,对于煤老板的评价几乎出奇的一致,如果非要找一个模板,可能只有中国男足能和他们相媲美了。

      但男足赢个十八线小国家,球迷还呢。煤老板呢?小皮袄子大金表,虎悍马俩保镖,永远都是被和曲解的代表。

      影视圈的“煤老板专业“问题,其实能看到很多业内本质。如果我们足够自省,就不应该带着的语气,一口一个“煤老板”叫着。

      其实煤老板投资电影,先得搞清楚煤老板是什么人,为什么投电影。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煤老板是“傻豪”,傻是相对而言,煤老板大多学识水平不高,豪就两个字:有钱。

      没错,这的确是煤老板,但煤老板投资电影的逻辑在哪?为了艺术?为了情怀?都不是,是为了““,真实的且毫不的””。

      煤老板,其实有三代。进入到2012年,煤老板几乎“绝迹”,绝大多数煤矿被大型国有煤矿接管,职业经理人登场。 而随着煤价持续走低,煤老板说不定都没一个边卖煎饼的挣得多。

      那个时候,煤矿绝大多数还是木质结构的小煤窑,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暴利。这一代掘金者,主要来自于有煤矿的小村庄,煤老板或是或是,凭借着胆子大,用几万块钱包下一个煤矿。

      他们会拍电影吗?不会,肯定不会。这批人其实收手比较快,因为那个时候煤矿事故多发,极不安全。在挣钱后,煤老板迅速收手。

      这一代人,大多南下,因为的号角在2000年左右才吹到了山西,毫不夸张。他们凭借着煤矿挣来的钱,去深圳、广州炒房,从此过上了包租公的富裕生活。

      他们本质上和第一代人没有太大区别,但煤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煤矿的暴利属性开始彰显,他们的财富积累也更快。但第二代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后,一部分北上内蒙一部分西入新疆继续挖煤,留守下来的投身到了别的产业。

      因为他们介于中小型煤矿的私有化和大型煤矿国有收购之间,他们存在的时间不长,大多迅速被大型国有煤矿合并,而被收购后,地方为了鼓励他们投资,大多让他们投身到了文化产业。

      所以,除了建酒店、建楼盘,寻找其他的掘金点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其实三代煤老板,都没什么文化,本身没有什么学历,甚至连字儿都写不全。

      如果把两点合起来,没见识还胆子大,又有钱,那干啥去?除了挖煤,盖楼,进入暴利的电影行业或许是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那拍电影的目的是啥?好处在哪?对于煤老板来说,赚钱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们也不懂电影如何赚钱,他们的目的在于能不能和明星吃个饭,留个电话,当然不排除其他不良目的。

      在煤老板的朋友圈,大体相似。当大家都在努力挖煤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他投资过电影,和明星吃过饭,这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也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很多煤老板投身电影,寻求给自己“文化镀金”。本质上和他们办公室从不翻阅的书籍,以及十足珍贵的茶叶连成一体,都是为了给自己寻找“”的文化名片。

      足够了解煤老板的人都知道,煤老板大多是比较抠的。他们挣钱之后,多以富足自己为主。他们买豪车、住豪宅、穿品牌,本身都是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了解了煤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基本可以知道他们是没什么需求的。所以,为了艺术、情怀去拍电影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他们拍什么样的电影。

      真正能拍出“大烂片“的永远不可能是初入影视圈的煤老板,因为无论是眼界、学识他们都不具备操盘”大烂片“的实力。

      之前认识一个煤老板,2008年的时候在,他结识了一个自称导演的人。学历是真的,经历是真的,的确是导演(虽然之前是副的)。导演和他讲了整整一天,聊艺术、聊电影,差点把老板聊睡着。

      但当导演聊到明星和票房的时候,老板有了。导演承诺,如果自己的戏开拍,一定能邀请到两位明星参演(没说几线),而且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定能有好的票房回馈。

      就这样,煤老板掏了500万拍电影。但果然,明星的饭吃上了,电影却亏了。煤老板除了和明星吃饭外,全程没有进过组,更别提干预创作。最后,电影口碑稀烂,亏钱挨骂。

      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绝大多数煤老板投资的都是500万成本以内的“准烂片“。不专业的主创、小村庄的风流韵事十八线演员,毫无逻辑和艺术的剧本,这样的电影放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会有好的回报。

      准确地说,煤老板用身上的“钱“吸出了影视圈蠢蠢欲动的,不专业的人迅速进圈,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最后,电影从业者有了操盘的经历,敢于梦想的留在了圈内。煤老板,成为了被和唾弃的代表,虽然亏钱的是他们。

      后来,他们引以为戒,不再踏入影视圈半步。这也就是为什么,煤老板迅速在影视圈消失的原因。失败后,他们把投资电影当作“笑料”将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高兴的事,他们见了明星,拍了电影。只不过遇到了不专业的电影人,这个圈子的种种不是。

      应该说,在煤老板牵手影视圈的短暂“婚姻”里,大家都是的快速消费者,也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煤老板花钱,电影从业者拿钱攒经验。

      但无论如何,也罢,怀念也好。如今,煤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煤老板要不然被“套牢“,要不然投身别处,现在想拉他们进影视圈?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