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人物
  • 山西煤老板的命运!
  •   他们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土包子,命运却馈赠给他们花不完的钱财。对于大多数煤老板来说,他们并没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野心,也不具备干一番大事业的能力,于是乎只能把和精力挥霍到豪车、豪宅和女明星身上。

      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本,这群挖空了半个山西、创造了无数带血P、只懂得享受炫富的暴发户,很快就会陷入破产的命运。然而时代却对他们格外溺爱,让他们不仅得以而退,而且还充分享受到房地产大牛市的红利。

      41年来,曾经有好几个群体由于享受到的红利而迅速发迹,但是要论钱财获取之容易,财富转移之顺利,全都不如山西的煤老板。洪晃的照片从这一角度讲,山西煤老板的确实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儿。

      在我们现在看来,煤炭工人并不是一份吃香的工作。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朝鲜队0比7惨败给葡萄牙队之后,大家还调侃说朝鲜的足球运动员回国后会被送去挖煤。

      但是在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能够去煤矿挖煤可是一份好差事,毕竟那时候的煤矿都是国营单位,即使去挖煤也算是根红苗正的工人阶级,总比吃不饱饭的农民兄弟要强得多。

      不过对于大多数山西煤老板来说,他们可没有这么“高贵”的出身,在80年代以前,他们大多都是世世代代在黄土地里刨食的农民,饱一顿饥一顿的过了几千年。

      那时候他们都没想到,日后自己能够在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深处,抛出能够改变命运的黑金,毕竟在计划经济时代,地下的煤矿都是国家的,只有国营煤矿才有权去开采,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们。

      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所以国家为了增加煤炭产量,提倡“有水快流”,鼓励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一起开干,于是乎山西的农村的小煤窑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反正对于山西的农民来说,脚下的土地里全是能够换钱的煤炭,只要国家给挖谁都愿意去挖,即使国家不给挖,但是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去挖,毕竟捣鼓煤炭总比捣鼓粮食要强,许多人就是靠着开采煤炭攒下了第一桶金。

      随着小煤窑的遍地开花,煤炭产量迅速增长,很快他们就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火车运量瓶颈。这种情况下只有国营煤矿才能分配到火车皮,所以农村的小煤窑挖出了煤也运不出去,只能低价交给国营煤矿来收购。

      很快,山西煤老板的第一春过去了,山河重归寂静。但是看似平静的大地下面,却在孕育着下一轮更强的爆发。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经历了多轮的谈判,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WTO。从那时起,中国商品的出口急剧增加,不仅为国家、企业积攒下一大笔外汇,而且城市用工需求也急剧增加起来。

      国家和企业有了丰厚的资本基础之后,中国经济很快就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转型,与此同时老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对商品房和汽车的需求也迅速爆发。这些需求的出现也带动了钢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而炼钢的两大重要原材料便是铁矿石和煤炭。另外社会用电需求的成倍增长,也带动了动力煤需求的快速上升。

      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不仅价格上涨了3倍,而且还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前的山西煤老板是整天被银行上门追债,现在突然变成大把客户提着整袋整袋的现金上门订货,一下子就体验到了从孙子变成大爷的角色转换。

      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整个中国都找不到比开矿挖煤更好的生意,那时候房地产还得去贷款、拿地、盖楼、搞促销,然后收益还没这么暴利,而山西的煤老板们,只需要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那么整天躺在家里数钱就可以了,反正煤炭往地里挖就有了,几乎等同于无本生意。

      对于这群突然阔起来的土包子来说,把整车整车的现金存在银行里等贬值也不是个办法,搞实业是不懂得怎么搞了,投资互联网更是看不懂,这些大风刮了的钱,大概也只能花在买豪宅、买豪车、投资电影捧女明星等几个渠道。

      不过由于煤炭生意实在过于暴利,什么许多小煤矿为了增加产量已经顾不上安全生产了,因此煤炭最火热的几年,也是中国煤矿事故高发的阶段。这样动辄伤亡巨大的弊病,也引起了的重视,一场行业大整合的巨幕正在徐徐拉开。

      在2008年“国进民退”大潮中,煤炭整合终于被提上日程,国有煤矿开始大举整合和兼并民营煤矿。与煤有关的官员们几乎天天下乡,将小矿的煤老板们拉到一起,不签同意书不让他们走。据说有的地方,谁不签,税务局就马上出动去查账。

      那个时候,家里有个小煤矿就像有个聚宝盆似的,所以没有哪个煤老板能够心甘情愿把自家的小煤窑卖给国企。但是胳膊毕竟拗不过大腿,最终在的推动下,绝大部分小煤矿都已关停或者被收购兼并的方式退出了市场。只有少数背景过硬的民营煤矿,才能逃脱被兼并的命运,得以继续下来。

      不过命运总是喜欢给开玩笑,这场煤炭行业大整合也是如此。因为这场行业大整合的时间恰好是煤炭价格最高的那几年,所以煤老板们将煤矿卖给国企也卖出了很高的价格,虽然当时大伙还心不甘情不愿的,不过日后他们却都在庆幸这个整合帮助他们逃过了一劫。

      自从2012年开始,煤炭价格就一下滑,在短短几年间几乎一度快要跌回十年前,整个行业都遭受了严重的亏损。那些财大气粗的国有煤矿还能够靠着银行贷款勉强度过寒冬,而许多民营煤矿则亏得一塌糊涂,直至破产。

      相比之下,当年那些“不幸”被整合出局的煤老板们,则因为手里头拿着大笔不懂得怎么花出去,跑到北京整层整幢的购买楼房,结果在09年和15年两波房价大涨中,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命运就是这样荒诞不经,财富的分配也常常如此,你付出了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往往比不上人家运气好、祖坟冒青烟,躺着就能赢了你十万八千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