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的血糖、C肽和胰岛素都是验血,今天我们说说验尿。
糖尿病作为一种糖代谢紊乱的疾病,会涉及到各种代谢,影响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除了血液分析之外,尿液常规检查也非常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简便易行,至少不用抽一管子血走吧。
我们都知道,尿液是人体排泄出去的废物,是我们身体大多数物质代谢的最终途径,所以不同的疾病会检测尿液中不同的成分;同时,尿液主要是由肾脏产生的,要是很多不该出现在尿液中的物质居然出现了,那就说明肾脏功能出现问题了。
那糖尿病相关的尿液分析包含哪些内容呢?
主要包括:
尿糖
酮尿
尿蛋白
我们分别来说
先说尿糖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尿中有糖,这名称古老而精准,当然随着科学发展,我们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尿中有糖就是糖尿病,很多肾脏疾病也会造成糖尿,比如肾小管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衰竭、家族性肾性尿糖等等。
还有很多情况,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不知道肾糖阈?回复“肾糖阈”查看),也会造成尿糖,比如妊娠期间肾血流增加,肾糖滤过超过肾小管再吸收的能力,因而几乎半数孕妇呈现尿糖阳性。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尿糖测定可以作为判断血糖水平的一个指标,即血糖升高时出现尿糖阳性,血糖越高尿糖越多,阳性程度越强。但是尿糖浓度受到膀胱容量的影响,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你膀胱很大,尿量储备就多,尿液储存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以并不能反应即刻血糖的水平,也就是不具备及时性。
那怎么办呢?
医生一般,早上起来先将尿排空,然后半小时之后留取尿液,来测定空腹状态下尿糖和血糖,以便比较两者,这对患者控制自己的血糖非常有帮助。
尿糖检测结果:
阳性:说明血糖控制不佳,仍要继续努力
阴性:说明最近控制的不错,再接再厉
以上就是检测尿糖的意义
再说说酮尿
酮是什么、酮是怎么产生的,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没看过的可以回复”酮“查看),简单来说,就是在葡萄糖代谢紊乱时,机体细胞不能获取葡萄糖作为能源,从而只能动员脂肪来燃烧供能,而脂肪的代谢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酮类物质,比如β、乙酰乙酸、丙酮等,统称为酮体。这些酮体随着血液在游荡。
这些酮体均有细胞毒性,浓度低的时候咱感觉不出来,可是一旦浓度升高,就会造成酮中毒。
当咱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的时候,这些过量的酮体会随着尿液排出,所以尿中酮体的含量也能表征你血糖的控制情况。尤其是对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后期的2型糖尿病人来说,如果没能按照医嘱注射胰岛素,很容易发生酮尿。所以酮尿会作为糖尿病的化验项目。
酮尿检测:
阳性:
阳性程度
毫克分升)
毫摩尔升)
微量
阴性:血糖控制良好
尿酮怎么检测?
当然目前有很方便的尿酮试纸,跟尿糖、血糖试纸类似,将尿酮试纸浸入尿液中,约1秒钟后取出,等待2分钟后,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板对照,即可得出测定结果。
酮尿阳性通常见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处于感染期、应激、创伤、手术等情况。
酮尿阴性说明血糖控制良好,体内糖、脂肪代谢正常。
所以测定酮尿有助于早期修正治疗方法,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降低酮症酸中毒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这就是检测酮尿的意义
最后说说尿蛋白
肾脏作为我们人体的垃圾处理厂和废物回收站,平常是很辛苦的。一边要过滤大量的血液废物形成尿液排出,另一边还要不断把尿液中能够重复利用的东西吸收回来,比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等(肾怎么工作的?回复“肾“查看)。
虽然能够重吸收,但是想完全重吸收是不可能的,所以正24小时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低于30mg,这时候进行尿蛋白试验是呈阴性的。不过正在剧烈运动、发热、体位改变、寒冷等因素也会导致蛋白尿的。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导致糖尿病肾病,也就是说肾脏的过滤功能下降,大量的蛋白质流失到原尿中,而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出现在尿液中,这就是尿蛋白。
正常值
尿蛋白:<30mg/24小时
糖尿病患者
微量尿蛋白:30~300mg/24小时
显性白蛋白尿:>300 mg/24小时
或者采用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来判断,正常值:
男性:≤17
女性:≤25
也就是说,作为糖尿病患者,一旦你出现轻微尿蛋白就说明你的肾脏已经出问题了,属于糖尿病肾病早期,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中35%~45%有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15%~25%有肾病。
如果任其发展,即可逐渐发展为显性蛋白尿,由间歇性发展到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表现为肾小球过滤率减低,肌酐清除率下降,最终演变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微量蛋白尿多半见于糖尿病诊断5~10年后,之后再经过5~10年可发生肾病综合征,进而可演变为终末期肾衰。
---参考文献----
《糖尿病学 第2版》许曼音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