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国际煤炭
  • 加快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打造科技创新皖北策源地
  •   ,既符合皖北发展实际情况,又能为“皖电东送”提供能源保障,为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挥作用。

      一、产业布局亟待优化,同题日益凸显。缺乏上位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不能统筹布局。安徽省12家主要煤化工企业分散在9个地市,进入专业化工园区的比例不足50%,部分企业仍位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区。安徽省煤化工产业以传统煤化工为主,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附加值低,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一体化发展,抵抗风险能力较低。

      二、发展空间受到,指标约束日益增强。相关文件对沿江、沿淮地区的空间管控提出了新要求,安徽省煤化工企业主要沿淮河、长江分布,未来新建项目及发展受到极大。当前煤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用煤、用水、用能、容量指标获取度越来越大。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碳交易势必将影响煤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政策科学引导不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离岸线距离作为判定项目可行性标准,未充分考虑“原料煤”和“燃料煤”的本质区别,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随着新型煤化工技术日趋成熟和原料的多元化,中国烯烃及乙二醇产能将步入新的高峰期,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安徽的水资源、煤炭资源和区位综合要素的优势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最佳之地。为此,提出如下。

      司马南被抓

      一、加强规划引领,促进产业优质发展。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省实施方案,研究出台促进安徽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包”,补齐专项规划引领缺失的短板。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城区煤化工企业“退城入园”。制定指导安徽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项目准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调整沿江沿淮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布局,严格控制传统煤化工新增产能。鼓励各园区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工艺技术落后、污染的项目入园,对现有企业实行产业升级与退出机制。鼓励皖北具备条件地区积极承接长三角新型煤化工产业,并探索承接沿江发展受限的大型煤化工项目。

      三、分类精准施策,引导产业科学发展。充分考虑煤中“原料煤”和“燃料煤”的本质差别,将用煤指标优先配置给节能减排投入高、工艺先进的煤化工企业。进一步明确长江、淮河沿线”划定标准及具体范围,科学评估企业,做到“一企一策”,引导一公里范围内现有大型煤化工企业搬迁进入专业园区。

      四、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煤炭精深利用。煤制清洁燃料方面,在两淮地区继续推进煤制天然气项目,探讨发展煤制油项目,为石油安全提供应急保障。煤制化学品方面,大力推动煤制化工产品与化纤、石油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向下游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

      五、搭建创新平台,突破核心共性技术。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安徽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突破高端核心共性技术,着重优化安徽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在完善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基础上,积极发展煤制芳烃大型工业化示范。

      六、创新机制模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探索煤化工企业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途径,通过市场化途径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发展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模式,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大型煤化工装置与煤发电系统集成,实现煤化工与电力(热力)联产和负荷的双向调节,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