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燃烧排放到大气的粉尘及二氧化硫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和80%以上。
煤的干馏是煤在空气条件下加热至较高温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煤的热解,或称热分解和干馏。
我国这类煤储量丰富,目前主要用于直接燃烧,若能通过低温干馏回收煤气与焦油,可使煤得到更有效的综合利用。
3.半焦硫含量比原煤低,反应性高,燃点低(250℃左右)是优质的燃料,也适合用于制造活性碳,碳筛和还原剂,或气化制氢等。
烟煤连续地碳化室顶部的辅助煤箱加入碳化室,生成的热半焦排入底部的排料箱,碳化过程中底部通入水蒸气冷却半焦,并生成部分水煤气,水煤气与干馏气由上升管引出。
碳化室全长为2080mm,伍德炉的每个干馏室处理煤约8t/d。加热煤气是用自产半焦在炉侧发生的发生炉煤气。
连续式内外热立式炉是由考伯斯( Koppers)公司开发的考伯斯炉,它由碳化室、燃烧室及位于一侧的上下蓄热室组成。
煤料由上部加入干馏室,干流所需的热量主要由炉墙传入。加热用燃料为发生炉煤气或回炉干馏气,煤气在立火道燃烧后的废气交替进入上下蓄热室。在干馏室下部吹入回炉煤气,既回收热半焦的热量又促使煤料受热均匀。
此炉的煤干馏热耗量较低,为2400kJ/kg(煤),而上述无得炉为3320kJ/kg(煤)。
采用固体热载体进行煤干馏,加热速率快,例如美国Toscoal法用已加热的瓷球作为热载体,使次烟煤在500℃进行低温干馏。
鲁奇一鲁尔煤气工艺(Lurgi-Ruhrgas,LR)采用热半焦为热载体,已建立生产装置,生产能力达1600t(半焦)/d,产品半焦作为炼焦配煤原料,其干馏流程如图所示。
加氢热解可明显增加烃类气体和轻油的产率,为此已开发的工艺有Coalcon加氢干馏工艺与CS-SRT加氢干馏工艺。
CS-SRT加氢干馏工艺是以上生产高热值合成天然气为目的,同时可制取轻质芳烃(BTX),干馏残碳用于制氢。CS-SRT工艺的煤率可达60%~65%,其中(甲烷,乙烷)≈30%,(BTX)=8%~10%,(轻油)=1%~3%。
煤在炼焦炉中空气加热到1000℃左右,经过干馏的一系列阶段,最终得到焦炭,这过程称为高温干馏或高温炼焦或简称炼焦。
为此,对高炉用焦的要求是:灰分低,硫和磷低,强度高,快度均匀,致密,低反应性、反应后强度高。
它的缺点是:负压操作时,煤气体积增加,煤气管道和设备容积均相应增加,减少了吸收推动力;要求所有设备管道加强密封,以免空气漏入。
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半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为气体的过程。
煤气的主要组成为CO、CO2、H2、CH4、H20,气化时所得的气体称为煤气,其有效成分包括一氢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这些反应中,R3即水蒸气和碳反应的意义最大,它参与各种煤气化过程,此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反应中R4也是重要的气化反应。
✦产物气体的显热中的相当部分供给煤气化前的干燥和干馏,煤气出口温度低,灰渣的显热又预热了入炉的气化剂,因此气化效率高。
炉内径3m,进风口直径500mm,煤气出口直径900mm,最大风口压4000~6000Pa。
水蒸气和空气用量分别为0..3~0.5kg(水蒸气)/kg(煤)和1.5~2.5m3(空气)/kg(煤)。
水煤气是炽热的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煤气,它主要由CO和H2组成,与发生炉煤气相比,姐妹互换一家亲含氮气很少,发热量高。燃烧时呈蓝色火焰,所以又称蓝水煤气。
它和常压移动床一样,也是自热式逆流反应器,所不同的是采用氧气—水蒸气或空气—水蒸气为气化剂,在2.0~3.0MPa的压力和900~1100℃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连续气化法。
发展流化床气化方法的原因是:为了提高单炉的生产能力和适应采煤技术的发展,直接使用小颗粒碎煤为原料,并可利用褐煤等高灰分劣质煤。
它又称为沸腾床气化,把气化剂(水蒸气和富氧空气或氧气)送入气化炉内,使煤颗粒呈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
在反应床内,当气流速率低于流态化临界速率为移动床,当气流速率高于颗粒极限沉降速率为气流床。当气流速率介于这两个速率之间时为流化床。
它是一个内村耐火材料的立式圆筒形炉体,下部为圆锥形状。水蒸气和氧气(空气)通过位于流化床不同高度上的几排喷嘴加入。
煤粉和气化剂在火焰中作并流流动,粉煤急速燃烧和气化,反应时间只有几秒钟,可以认为放热与引吸热反应差不多是同时进行的,在火焰端部,即煤气离开气化炉之前,碳已全部耗尽。
GSP气化炉是1976年由东德VEB Gaskombiant 的黑水泵公司开发的一下喷式加压气流床液态排渣气化炉,操作压力2.5~3.0MPa,用粉煤、氧气鼓风,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兼备德士古和Shell气化炉两者的特点。
国内外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地下煤层的构成及其变化多端,至今尚末形成一种技术成熟的、能推广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