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力动态
  • 第六稿-湖南电视大学doc
  •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PAGE  PAGE 112 湖南电视大学大事记﹙第六稿﹚ 1978 2月6日 在教育部、中央事业局2月3日《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国务院副总理批示:“编制、房屋、设备、交通工具、外汇等等有关具体问题,请同有关部门商研解决。” 4月22日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10月30日 中央电视大学筹备处成立。 11月23日 中央电大下发《关于教学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该意见认为电大教育是一种远距离教学,但为教学质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并明确了中央电大、省电大、地市电大和教学班4级电大各自的教学任务。 11月26日—12月3日 第一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召开。会议讨论了筹办电视大学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步骤, 国务院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我省教育局副局长王任平、事业局副局长李青田、工农教育处副处长郭祯参加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决定拨给我省电视大学开办补助费24万元。会后,省委、省委员会领导听取王任平、李青田关于我省电大筹备情况的汇报,当即表示同意并要求尽快做好筹备成立湖南电视大学的工作,以便随同全国电大统一招生。随后,省教育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创办湖南电视大学工作,在省教育局办公楼为开展湖南电视大学筹备工作安排6间办公室,并抽出3名干部协助首届招生工作。 12月20日 国家教育部、中央事业局联合发出〔1978〕教视字1387号、广发视字848号《关于抓紧做好中央电视大学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通知》附有《中央电视大学试行方案》、《1979级教学计划(草案)》、《1979年春季招生工作意见》。其中《试行方案》明确提出:中央电视大学是面向全国以电视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高等学校,由教育部、中央事业局共同举办。各省、市、自治区可建立电视大学……电大招生对象为在职职工、学校教师和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城乡知识青年。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经过文化考试录取的或收看者,学完的课程,学满的学分,发给单科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持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高等专科学历,不解决工作分配问题。据此,我校1979年首批招生便有专科生、单科生和自学视听生3个类型。 1979 1月4日一7日 第一次全省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张时杰主持会议,省教育局副局长王任平传达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并就筹办湖南电视大学以及首届招生工作作报告。省事业局李青田就做好电大课程转播工作讲话。我校筹备小组许惟、刘志辉、龙平增、罗士球、波以及各地州市教育局、事业局及省直各厅局教育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1月11日 国务院以国发〔1979〕14号通知批转教育部、中央事业局《关于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通知》明确了电视大学的性质任务、组织领导、办学方针、招生办法以及办学条件等问题。《通知》指出:“举办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对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将会起重大作用。” 1月21日—22日 我省电视大学举行首届统一招生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最低录取分数为全科生140分(英语成绩未计入总分,供录取时参考),单科生每门50分。1979年我校开设专科教育理工科机械、电子两个专业,全省电大除零陵地区和湘西自治州因电视信号不能有效覆盖暂未招生办班外,其他地市均招生办班,共招收全科生4202人,单科生3337人,自学视听生1912人。 1月25日 国家教育部、中央事业局联合发出〔1979〕教视字 1号、广发视字8号《关于中央电视大学开学日期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决定:中央电视大学定于2月6日开学,上午9时举行开学典礼,2月8日正式开始播课。湖南省教育局、事业局于2月1日以湘教办字〔1979〕1号、湘广字〔1979〕10号文件转发此文。 2月5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79〕47号《关于同意成立湖南电视大学的决定》,决定成立湖南电视大学,由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省高教局局长张时杰兼任校长, 省高教局副局长王任平、省事业局副局长李青田兼任副校长,许惟、刘志辉任副校长。省委办公厅颁发铜质校印。 2月6日 全国电视大学开学典礼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出席并讲话。他说:“举办电视大学是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规模,加速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好办法,也是把现代化手段引进教育领域。”我省电视大学310个教学班的7539名全科生和单科生以及部分自学视听生通过电视收看开学典礼盛况。 2月8日 全国电视大学正式课程。第一堂课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主讲。之后每周通过电视理工课程33 课时,文科课程通过调频授课。机械、电子专业由中央电大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进度和命题考试。 2月10日 湖南省编制委员会发出湘编〔1979〕6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批复》,批准湖南电视大学省校设立办公室、教务处、学生管理处、总务处和演播处,人员编制暂定80名。 2月 湖南省委员会任命龙平增为学校办公室主任,波为教务处副处长,罗士球为学生处副处长,朱文典为总务处副处长。 3月27日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1979〕财事字70 号《关于电视大学教学班经费开支》。4月11日财政部发出〔1979〕财企字l00号《关于电视大学教学班经费开支的补充通知》。6月17日 湖南省财政局、高等教育局联合发出湘财〔1979〕行字259号、湘高教计字〔1979〕11号《转发〈关于电视大学教学班经费开支〉的通知》。 4月10日 湖南省文教办公室党组批复我校《关于成立湖南电视大学临时党支部的报告》,同意成立湖南电视大学机关临时支部,支部委员会由许惟、刘志辉、龙平增三人组成,许惟任支部。 5月7日 我校办公室主编的《湖南电大情况交流》第一期内部发行。它的任务是宣传电大,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促进办学。 5月10日 湖南省委员会发出湘革发〔1979〕48号《关于印发国务院1979年14号文件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认真贯彻国务院加强对电大教学班的领导,选聘好专、兼职教师,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学生的学习时间。 5月17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1979〕76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地市工作站人员编制的批复》,批准在我校现有80名编制中划拨19名到地市工作站。地市工作站由我校和地市教育局双重领导,以地市教育局为主。此文下发后,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益阳地区、常德地区、岳阳地区、湘潭地区、邵阳地区相继建立电大工作站。1979年,我校从24万元经费中拨给上述地市电大工作站4.85万元作为补助。 8月28日—9???3日 第二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举行。会议交流了半年来电大办学与教学工作的经验,研究了1980年招生工作等问题。国务院副总理、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中央事业局局长张香山出席并讲话。我校副校长许惟出席会议。 9月24日—27日 全省电大工作站负责人会议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省高教局局长兼我校校长张时杰到会讲话,副校长许惟传达第二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副校长刘志辉作会议总结。会议研究了加强教学班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1980年招生等问题。 10月20日—30日 学校组成3个调查组,由副校长许惟等率领,分别到湘西、湘中、湘南各地市电大工作站及所属教学班了解办学、教学情况。同时到地市教育局和厂矿调查,预测人才需求,宣传电大的优越性,争取各级和全社会对电大的支持。 11月29日 国务院以国发〔1979〕277号文批转教育部、中央事业局《关于第二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报告》强调加强教学工作、搞好1980年度招生和健全各级管理机构等问题。国务院在批示中指出:电视大学开办半年多来的事明,它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形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加强对电视大学的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中央各有关部门应积极予以支持,抓紧落实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扶植电视大学茁壮成长。 12月15日 湖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刘亚南、省文教办公室主任屈正中、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省高教局局长兼我校校长张时杰听取我校副校长许惟、刘志辉的工作汇报。兼职副校长王任平、李青田出席汇报会。 12月22日 中央电视大学发出〔1979〕电大字22号《关于自学收看者参加考试问题的意见》。根据文件,我省电大1912名自学视听生参加了期末考试。 12月31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1979〕204号《关于电视大学成立郴州、涟源地区工作站划拨编制的批复》,同意我校在现有61名编制中划拨3人到上述工作站。年内,郴州、涟源地区电大工作站建立。到1979年底,除零陵、衡阳、黔阳3个地区和自治州外, 全省有12个地、市建立了电大工作站。 1980 3月8日—12日 我校副校长许惟出席由教育部组织在召开的全国电视大学1980年招生工作座谈会。 3月29日 湖南省副省长刘亚南、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刘耀、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向天等听取我校副校长许惟、刘志辉1980年电大招生工作汇报,同意全省电大1980级继续开设机械、电子两个专业,以在职人员为主,招收专科学历教育的全科生和修读1门、2门课程的单科生。为满足广大在职人员的学习要求,电大继续接受自学视听生参加学习。兼职副校长王任平、李青田出席。 4月3日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省委焦林义、省常委会副主任副主任王含馥、副省长刘亚南、程星龄出席并讲话。我校许惟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加强领导认真办好我省电视大学》的发言。该发言稿作为会议材料印发,引起与会人员重视。 4月16日一19日 全省电大1980年招生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市教育局副局长、电大工作站、省直各厅局教育处处长。副校长许惟传达全国电大招生工作会议和湖南电大招生工作意见。副校长刘志辉作会议总结。 4月29日 湖南省副省长刘亚南召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解决我省电大办学条件问题。会议初步商定:请省计委、省财政厅适当增拨电大办学经费;向省、市建委报告,在长沙市区划定地皮,列入基建计划,争取早日动工建校。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兼我校校长张时杰、副校长许惟等出席会议。 6月7日—8日 我省21100余名考生参加全国电视大学1980 级招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数学、英语四科,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制卷,地市电大工作站统一安排考场和组织考试,省校集中评卷。 6月24日—30日 我省电大1980级招生录取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各地州市教育局、工农教育科、电大工作站负责人出席。副校长许惟主持会议。会议确定最低录取分数为全科生150分,单科每门50分。1980级全省电大共录取全科生4153人,单科生 3678人。此外注册自学视听生2500人。会议还明确,根据中央电大的安排,因电视频道所限,1981年全国电大暂停招生。 7月5日 我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电视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结合我省电大的实际情况,制订并印发《湖南电视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 8月12日 国家财政部、劳动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出〔1980〕财企字362号、〔1980〕劳总险字44号、〔1980〕教工农字31号《关于“七·二一”大学、电视大学脱产几项福利待遇问题的函》。此函重申国务院〔1979〕277号文件的,即“属于生产性的金和劳保待遇停止享受;非生产性的生活福利待遇与原生产、工作岗位的职工同等对待。”同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作了明确解释与。我校即组织传达,贯彻执行。 8月14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直〔1980〕129号《关于电视大学成立零陵、黔阳、衡阳地区工作站划拨编制的批复》,同意我校在现有58名编制中划拨15名到地市工作站。此文下发后,零陵地区、黔阳地区、衡阳地区电大工作站先后建立。 8月15日—9月28日 学校派许惟、罗士球、波、罗传康赴辽宁、山东、江苏3省电大考察学习。考察组返校后提交了《辽、鲁、苏三省电大办学情况考察报告》。 8月30日 全国电视大学1980级开学典礼在举行,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中央事业局局长张香山出席并讲话,实况转播。我省电大1980级开学典礼紧接着举行,副省长刘亚南等领导出席,校长张时杰讲话,湖南转播了长沙中心会场的实况,全省电大1980级学生就地收看了开学典礼实况。 9月3日 湖南省副省长刘亚南、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刘耀、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兼我校校长张时杰、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向天、李世希、省事业局副局长李青田听取电大工作汇报,一致表示,电大办学中的实际问题应尽快得到解决。 9月8日 刘亚南副省长召集省计委、建委、财政厅、教育厅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我省电大办学条件问题。会议商定省计委、省财政厅在教育经费中增列“电大经费”科目,校舍建设列入省基建计划,逐年安排投资,在长沙市内划定地皮,争取早日动工。 9月20日 我校向省教育厅报送湘电大〔1980〕16号《关于基本建设任务书的报告》。同年12月4日,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计字〔1980〕71号《关于请审批省电视大学基建计划任务书的报告》转报省计委。1981年2月18日,省教育厅又向省计委报送《关于请审批湖南电视大学基建任务书的补充报告》(湘教计字〔1981〕5号)。因地皮尚未落实,1979、1980两年省教育厅每年拨给省电大的基建费40万元。 10月10日—17日 中央电大组织的教学工作座谈会在长沙举行,京、沪、冀、湘等16省市电大负责人出席。中央电大副校长王亦山、张群玉主持会议并讲线级教学工作。我校副校长许惟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中央电大专门听取了湖南电大办学与教学工作汇报。 10月30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0〕19号《通知》,向各地市工作站、教学班印发了《关于1979级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积极开设实验课的几点意见》。 10月 我校副校长刘志辉调离我校。 11月7日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湖南电大的机构、编制、基建、教学等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厅党组、厅长徐政敏,厅党组副、副厅长杨明显,厅党组、副厅长王任平、艾景全、朱林森,厅顾问刘寿祺等。我校副校长许惟参加会议。 11月18日—22日 我校组织的第一次全省电大教学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各地市电大工作站、教学班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议,交流了教学工作经验,研究了教师配备、面授、开设实验等问题。 11月 湖南省任命陶蒲生为我校副校长。 12月6日 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工农字〔1980〕15号文转发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央电视大学《关于1979级教学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意见》、《电视大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以及我校《关于1979级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1981 1月 学校租用望麓旅社作为教务处及教师办公用房。其余各处室仍留在省教育厅办公楼办公。 1月28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1〕1号《关于学籍处理问题的意见》。《意见》,正式学生期末考试必修课3门课不及格者不予补考,两门课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补考仍不及格或累计3门课不及格者,应劝其。自学视听生没有补考权。 2月28日 湖南省计委以湘计基字〔1981〕33号文批准了我校办公、生活用房建设任务书。批准办公、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为62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 4月 湖南省任命波为我校教务处处长,罗士球为学生处处长。 4月13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1〕教视字2号《关于电视大学教师确定与提升职称的通知》。《通知》:电视大学的教师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一样,应评定相应的职称,即晋升助教、、副教授、教授职称。 4月18日—26日 第三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我校副校长陶蒲生、省教育厅工农教育处处长沙省之、省副台长宋长山参加会议。会议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决定》,确定电大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实行“在巩固的基础上稳步前进”的方针。会议决定从1982 年起开设文科,招收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生。会后我校提出了落实措施。 4月20日 国家教育部、中央事业局、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六部委联合发出教视字〔1981〕4号《关于解决电视大学办学和课程几个问题的意见》。该文件对解决我省电大人员编制、办学经费、课程等问题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月22日 全省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在岳阳市召开,我校副校长陶蒲生在会上作题为《为四化,办电大》的发言。该发言稿作为会议材料印发。 6月9日—12日 各地市电大工作站负责人会议在长沙举行。校长张时杰到会讲话,副校长陶蒲生传达第三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并提出贯彻意见。会议着重研究了健全地市电大机构、充实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副校长许惟主持会议。 6月 湖南省任命尹辉为我校副校长。 6月13日 湖南省副省长刘亚南、省常委会副主任王含馥、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刘耀、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兼我校校长张时杰、省教育厅厅长徐政敏在文教办公室听取我校副校长陶蒲生关于第三次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汇报。副校长许惟就贯彻中央六个部委文件,解决全省电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学经费、基本建设等问题提出意见。会议同意增加编制100名,报省编委审批。其他具体问题由省教育厅或省电大写出报告,请求有关部门解决。 7月15日 校长办公会议听取副校长许惟关于电大创办两年多来办学、教学情况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汇报。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学校人员编制、办学经费、基本建设等内容的专题报告。校长张时杰主持会议,副校长陶蒲生、兼职副校长王任平、李青田出席。 9月10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直〔1981〕116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人员编制的批复》,批准我校在现有80名编制的基础上增加100名。 10月10日—17日 全国电大教学工作座谈会在我省长沙市举行,京、沪、冀等16省市电大负责人出席。中央电大代校长王亦山、副校长张群玉主持会议并讲线级教学工作等问题。我校副校长陶蒲生出席会议。 10月22日 我校向湖南省、长沙市建委报送《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建校规模及所需地皮的报告》﹙湘电大〔1981〕13号﹚。 10月22日—28日 我校副校长许惟出席中央电视大学在郑州召开的全国电视大学1979级毕业和1982级招生工作会议。 10月25日 在中央电视大学召开的郑州会议上,豫、鄂、湘、粤、桂5省、自治区电大参加的中南5省区电大协作组成立,我校副校长许惟代表学校在协议书上签字。 11月25日 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出湘组函〔1981〕55号《关于同意成立湖南电视大学委员会的函》。学校立即开展成立党委的准备工作,后因机构,学校党委未能按时成立。 12月2日—6日 全省电大首届毕业生工作暨1982级招生工作会议在长沙市举行。副校长陶蒲生主持会议。教育厅副厅长孙耘到会讲话。会议讨论了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鉴定、毕业总学分等问题。会议决定,因办学单位自开了二、三门专业课程,学习时间需延长3个月左右,但学制仍为3年。1982年继续开设机械、电子专业,增设中文专业。招生对象除在职人员外,扩大到城市待业知识青年。各地市教育局副局长、电大工作站参加了会议。 12月10日 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省直电大工作站,周万方任。该站的工作职责为省直机关、驻长部队和中央在长单位电大教学班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指导。省直电大工作站租用望麓园小学5间教室作为办公及直属班教学用房。次年随省校一起租用省军区招待所办公。 12月11日 湖南省教育厅发出湘教工农字〔1981〕7号《批转〈湖南电视大学关于1982届毕业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各专业在中央电大开设的全部课程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一至四门省开课程的学分为毕业总学分,毕业总学分必须在200个学分以上。必须完成实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评定成绩并计算学分。所有毕业生都要搞好思想总结和毕业鉴定,德、智、体全面考核,确保首届毕业生质量。 12月15日 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电视大学教师确定与提升职称的通知》,派出了以校办主任龙平增为组长的工作组,会同株洲市电大工作站开展专职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试点。试点历时两个月,于次年2月20日结束。 1982 1月5日 我校根据中央电大《关于加强考试工作的通知》,结合我省电大实际,下发湘电大〔1982〕1号《关于考试工作的若干》。 1月10日 为适应教学需要,我校内部刊物《湖南电大》第1 期发行。它是在《电大情况交流》编印21期后所改刊名,其主要任务是刊印教学资料,为基层电大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2月27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2〕教政字2号《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我校随即印发了《大学生守则》。 2月 学校租用省军区招待所办公。除学校办公室仍留在省教育厅办公楼办公外,其余各处室集中在省军区招待所办公,直至1985年12月学校整体迁入青园新址。 3月10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2〕8号《印发〈关于1982届毕业生鉴定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各教学班应组织所有1982届毕业生进行总结,开展鉴定,并经教学班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凡思想品德鉴定不合格者不能按时毕业。 4月7日 湖南省教育厅向省财政厅递交了湘教计字〔1982〕29号《关于请求解决电视大学办学经费的报告》。《报告》提出:我省电大 1979年创办时教育部补助24万元。3年来学生由9000余人增加到 2万人,而办学经费只增加到39万元。由于新开设文科专业、添置教学设备和新增人员编制100名,一年至少需增加经费56.5万元。 4月28日 我校在总结教师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发出湘电大〔1982〕14号《关于在全省电大专职教师中进行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全省电大系统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展开。 4月 1982级招生考试。1982级录取专科教育全科生9118人,其中首次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4518人。 6月2日 我校首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在长沙麓山饭店举行。湖南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钱升教授和其他4名副教授及2名高级工程师主持答辩。参加答辩的为机械、电子专业学生,有长沙王世、李可,湘潭黄克、魏佳、刘炳辉,岳阳叶兹昌,郴州何万彬,常德梅明光等。专家教授们对电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回答问题给予了较高评价。我校副校长陶蒲生出席答辩会并讲线号文《关于电视大学经费问题》。文件指出:电大的办学经费,应按隶属关系加以解决。省、市电大及地市电大分校的办学经费由主管电大的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并应列入本地区教育事业预算。电大经费来源及标准,应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体制,由地方教育、财政部门商量确定。在解决电大经费时,要尽可能照顾到电大事业发展的需要。 6月29日 全国电视大学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举行。教育部部长何东昌、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出席典礼并讲线日,我省电大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湖南举行,副省长刘亚南主持,省委焦林义讲话。全省电大首届毕业生就地收看了电视实况转播。全省电大首批全科生92%的学生如期毕业。 7月3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2〕教计资字145号《关于1982年电视大学毕业生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电大毕业生与普通高校同类专科毕业生实行同等学历,同等安排使用,同等待遇。9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局、劳动局联合以湘教人字〔1982〕39号文转发该通知。 7月15日—20日 我校普通化学课程教??研讨会在长沙麓山饭店召开。来自各地、市电大工作站及教学班的27名化学教师与会。副校长陶蒲生到会讲线省、市电视大合举办的电大学生物理竞赛在承德市举行,我校教务处处长波、物理教师张汝梁率1980级7名学生参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6 名学生获。获学生是:一等:杨宇翔﹙湘潭﹚、陈耀华﹙涟源﹚;二等:孔繁迈﹙怀化﹚、林宏武﹙省直﹚;三等:唐京生﹙衡阳﹚、冯大唯﹙湘潭﹚。 9月5日 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计字〔1982〕68号文向省文教办公室并省提出《关于请求解决省电视大学基建投资的报告》。《报告》说,经与长沙市反复研究,已商定在市七中划出5000平方米地皮,作为省电大建校。计划建筑总面积为1055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育经费中挤出40万元,尚差160万元,请省计委在全省基建总投资中统筹解决。 9月6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2〕教视字14号《关于1983年电视大学经济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10月18日,省教育厅以湘教工农字〔1982〕16号文转发此通知。 10月7日—15日 由省教育厅组织湖南大学、中南矿治学院、湖南师范学院6名正副教授、4名高级组成的湖南电视大学系统教师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在湖南医学院专家招待所进行教师职称评审。共评定37名,助教13名。省教育厅于11月10 日以湘教人字〔1982〕46号文件予以确认。其中省电大晋升职称 的有张汝梁、王晋德、贺心仪、唐承瑾、向金城、薛鸿逵。这是我校教师首批晋升职称,此后我校教师职称评审与普通高校同步进行。 10月20日 我校向湖南省建委、长沙市建委湘电大〔1982〕31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建校规模及所需地皮的报告》,请求解决11800平方米的地皮。批准建设办公及生活用房6200平方米,实验中心5600平方米。 11月21—27日 我校副校长陶蒲生出席中央电视大学在西安举行的经济学科招生工作会议。 12月4日 湖南省教育厅省湘教计字〔1982〕92号《关于请求批准接受世界银行无息贷款的报告》,12月6日,省办公厅复函省教育厅“同意接受”(湘政办〔1982〕464号),省教育厅随即确定我校为接受世行贷款单位。 12月26日 学校组织全省电大198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集中评卷。设文科、理工科两个评卷点,文科评卷点设在湖南师范学院,理工科评卷点设在国防科技大学。我校教师分别参加这两个点的评卷工作。 1983 1月19日 我校以湘电大〔1983〕2号文转发了中央电视大学〔1983〕电校教字2号《印发〈中央电视大学考试工作暂行〉的通知》。 2月8日 湖南省教育厅向省湘教计字〔1983〕4号《关于我省电视大学开设经济类专业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21 日、23日,省委焦林义、省长刘正先后批示:电大新增经济类专业是我省当前的急需专业,应当跟上去。所需经费、人员,请戈华﹙省计委主任﹚与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2月20日 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工农字〔1983〕2号转发了我校 《关于198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3月7—9日考生报名,4月16日、17日举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史地4门。中央电大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评分标准,地市电大工作站统一组织考场,省校评卷。 3月14日 湖南省办公厅发出湘政办发〔1983〕8号《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改变电视大学地市工作站领导体制的报告〉》,决定从1983年起,各地市工作站改为电视大学分校,由各地市领导,归口教育局管理,业务上受省电大指导。地市分校人员编制由地市编委核定,其办学经费由地市财政解决。此文下达后,各地市党委十分重视,纷纷明确分校建制,将本地市工作站改为电大分校,配备领导和教师,划定建校用地或增拨办公用房,当年各地市办学经费总共增加到近100万元。为了支持地市电大分校建设,省财政下拨24万元作为各分校开办补助费。 4月28日 湖南省办公厅发出湘政办函〔1983〕179号文。函示:经4月20日省长办公会议审议,安排省电大增设专业开办费等75万元。 5月18日 湖南省教育厅向长沙市递交湘教函字〔1983〕《关于省电视大学征用土地问题的报告》。《报告》陈述了电大发展的规模和需要建设的电教节目制作、实验、图书、办公和生活用房等,请求市在市区交通方便、适中的地方划定校址。 同日 湖南省教育厅发出湘教工农字〔1983〕7号《印发〈湖南电视大学关于1983年经济类专业新生录取工作的几点意见〉》。《意见》确定,我省电大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属于政策性照顾的对象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录取。招生名额少、合格考生多的地区与单位可扩大招生;合格考生少而招生名额多的地区与单位可减少招生。要新生质量,不得在录取分数线年我省电大首次开设经济类8 个专业,从全省3万名报考电大经济类考生中择优录取学生6027人,注册自学视听生3585人。 5月 湖南电视大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校成立。至此,我省各地市都成立了电大分校。 5月21日 湖南省教育厅向省计委递交湘教计字〔1983〕41号《关于请求批准湖南电视大学、省电化教育馆基建计划任务书的报告》。在长沙市基本同意我校在望月湖征购地皮40亩后,省教育厅决定将省电大与省电教馆合并建设。总建筑面积为47300平方米,总投资711万元,1983年动工,1990年建成。后因不能一次付清280万元款和不能安排30名菜农就业,致使此地皮征用未果。 6月7日 湖南省计委发出湘计基字〔1983〕229号《关于省电视大学基建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批复同意近期工程核定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其中教育节目制作、播课中心、实验室等为 10000平方米,生活及配套用房5000平方米。土建投资280万元,及拆迁费在审核概算中确定。投资在教育厅年度基建计划中安排。设备投资155万元。 6月30日 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工农字〔1983〕11号文转发教育部〔1983〕教视字4号《关于加强电视大学自学收看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电视大学工作会议报告中曾明确:自学电视大学课程的人,经向所在地区电视大学指定的机构申请批准,可到指定的教学班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持有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相当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几年来,教育部在有关电大工作的文件中也多次重申上述要求。各级电大和基层办学单位要给自学收看生以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除在教科书和教材的供应等方面给予照顾外,应准予参加电大的期末考试。 7月16日 国家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出〔1983〕教计字112 号《关于电视大学毕业生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凡获得毕业证书者,承认其高等学校专科﹙或本科﹚毕业学历。毕业生中,不论是在职或非在职人员,均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当干部﹙技术人员﹚,也可以当工人。其工资待遇按国家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标准执行。12月2日,湖南省教育厅、劳动人事厅以湘教人字〔1983〕92号文转发此文。 8月1日 湖南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和我校联合发出湘教计字〔1983〕80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1983年增开干部专修科的通知》。由我校增设干部专修科,系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与我校联合赴湖北电大考察干部培训后作出的决定。干部专修科开设语文和经济基础2个专业。语文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学制2年,全脱产学习,原则上执行 1982级语文专业教学计划;经济基础专业只在省直和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五市招生,学制3年、全脱产学习,随同1983级工业、商业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统一授课。招生考试时间为8月16、17日两天。报名者达4500 人。实际录取2160人,其中语文专业1789人,经济基础专业371人。此外还注册自学视听生415人,其中语文专业332人,经济基础专业83人。我校1984、1985级继续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科学生,其中1984级招生3297人,1985级招生2561人,此外还注册自学视听生455人。3届共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科学生8888人。 至此,1983级招??工作结束。包括干部专修科,1983级共录取专科教育全科生8187人,注册自学视听生4000人。 8月10日—20日 由我校主办的全国电大古汉语师资培训班在大庸县张家界举行。各省、市电大及部分分校的古汉语教师120 人参加培训。大学教授、中央电大古汉语主讲教师郭锡良、何九盈到培训班。 8月13日 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出〔1983〕教视字5号《关于电视大学扩大招收待业青年的通知》。随后,我省一些较大的企业、事业单位举办了电大待业知青班。为支持电大扩大招收待业青年,省教育厅、计委、财政厅、劳动 人事厅于1984年7月20日联合以湘教〔1984〕6号文转发上述通知,并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重点招收省辖市和行署所在地的城市待业青年;举办单位要解决好学习场所、电教设备和开办费等问题,教学班的正常经费由本人和家长单位负担;知青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由办学单位根据“三结合”的就业方针统筹安排,优先择优录用。 9月14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3〕教视字9号《关于1984年电视大学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电视大学1984年开设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轻工〉工程、土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5 大工程类专业,在大类之下可设小专业。招生对象除在职人员外,还应扩大到待业知识青年。继续举办干部专修科。 10月 尹辉副校长调离我校。 11月2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3〕278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领导班子配备的通知》,任命省教育厅厅长周忠尚兼任我校校长,艾景全、薛珊荣为副校长,许惟、陶蒲生、王有群为顾问。同时决定设立学校党组,周忠尚任党组,罗士球任副,艾景全、薛珊荣为。我校领导班子调整后的分工是:罗士球主持学校日常工作,薛珊荣分学,艾景全分管行政、后勤和基建。退居二线的原副校长许惟、陶蒲生、王有群分别协助教学、和基建工作。 11月5日—9日 全省电大1984年招生工作会议在长沙市青园宾馆举行。党组副罗士球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毛华初到会讲话。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关于1984年电视大学招生工作的通知》、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电视大学扩大招收待业知识青年的通知》以及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电大1984年招生工作会议,研究了我省电大1984年招生计划。根据对工矿企业的人才预测,确定工科机械、电气、化轻工、土木建筑、管理工程5大工程类专业和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招生。预计招收12000至15000人。其中在职职工5000至6000 人,待业知青2000至3000人,干部专修科1000至2000人。自学视听生4000人左右。不招收试读生。 12月20日 湖南省委常委尹长持会议,专题研究湖南电视大学新开专业﹙经济类、工科5大类和干部专修科﹚的办学经费问题,省委组织部、省计委、省财政厅、 省劳动人事厅、省教委等部门负责人与会。我校党组副罗士球、副校长艾景全、教务处处长波出席。会议认为,电大对发展我省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急需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应当高度重视与积极解决电大办学经费问题。会议决定省财政拨款70万元,组织部在干部培训费中安排40万元,省教育厅挤安排10万元,共计120万元支持电大开办新专业。自此,这120万元加上1983年的实际办学开支,就成了我校每年拨款的基数。 1984 2月15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直〔1984〕15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机构后处室机构设置的批复》,批准我校下设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教学处、技术设备处、总务处。 2月28日 我校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人事厅联合发出湘电大〔1984〕2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开办1984 级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和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湖南电视大学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1984年继续招生。 3月 学校设立校刊编辑室,编印4开《湖南电大》。其旨是面向教学、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提供资料、开展。除综合新闻版外,还辟有语文、经济、法律3个教学版。后来又增加英语教学版。 3月5日一7日 全省电大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招生会议在长沙湘江宾馆举行。各地州市委组织部干训科科长、教育局高教科科长、分校校长和省直各委、办、厅、局人事教育处处长与会。会议研究了招生对象、录取工作和办班条件等问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青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省教育厅副厅长高珊曾讲话,我校党组副罗士球就考试、录取、办班条件、教学要求等问题发言。 4月14日—15日 全省电大统一招生考试举行。考生26000人,其中工科考生21000人,干修科考生5000人。 5月4日—9日 由教育部贷款办公室召开的全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电视大学、短期大学负责人会议在长沙湖南宾馆举行,我校副校长艾景全、技术设备处文泽淮与会。 5月11日—16日 全国电大1984年招生录取工作会议在湖南宾馆举行。中央电大副校长唐邑、方铁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向天到会讲话。我校副校长薛珊荣、教务处处长波出席会议。 5月24日—27日 全省电大招生录取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根据全国电大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需要照顾的地区即自治州、怀化、零陵、郴州可降低10分录取。据统计,1984年全省电大共录取专科教育学生6862人,注册自学视听生1539人。 6月4日 湖南省计委发出湘计基〔1984〕176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补充批复》,批准我校在长沙市郊区雨花亭乡新开村建校,第一期基建工程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589万元,其中及三通一平154万元,设备155万元,土建费280万元。 6月30日 我校向省呈报《关于解决湖南电视大学地市分校办学条件问题的报告》﹙湘电大〔1984〕17号﹚,就解决分校办学经费、办公教学用房、职工宿舍、实验图书条件以及设立县电大工作站等问题提出意见,请求省人民批转各地州市执行。1983年3月14日省办公厅发出湘政办发〔1983〕8号文,明确各地州市电大分校归地州市管理后,因分校办学经费标准、基建计划等欠明确,一年多过去了,一些分校办学经费、基建计划不落实,办学十分困难。 7月26日 国家教育部发出〔1984〕教贷字3号《关于签定世界银行电大和短大项目贷款分贷协议书的函》,分贷我省电大66. 5万美元﹙包括长沙、衡阳、湘潭3个学习中心的8.1万美元﹚。同年8月14日,副省长周政代表省在协议书上签字。 8月24日 湖南省城乡建设厅发出〔1984〕湘建科设字 244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我校初步设计,核定基建第一期工程建设总面积15005平方米,总投资640.93万元。 9月25日 湖南省签发〔1984〕政土字371号《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审批单》,批准我校在雨花亭乡新开村建校,首次73.29亩。 10月13日 学校党组会议决定:蔡祖玉任教学处副处长,,姜元芝任人事处副处长,文泽淮任技术设备处副处长,朱湘芬、颜文祥任总务处???处长,朱文典任总务处调研员〈副处级〉。 10月24日—28日 全省电大教务管理工作会议在常德市举行。学校党组副罗士球主持会议,中央电大教务处负责人杜之俊出席并讲线年来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工作的经验,讨论了《湖南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11月12日 湖南省委宣传部发出湘宣干〔1984〕65号批文,同意成立湖南电视大学机关总支委员会。1985年8月13日,学校大会选举产生机关总支委员会并报省直机关党委批准,田玉珍任。 11月13日—15日 全省电大1982级理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总结了1979、1980级毕业设计工作经验教训,研究和布置了1982级毕业设计的作法与要求。会议还评选了1980级机械、 电子类优秀毕业设计79项,118人获。其中一等6项、11 人,二等17项、26人,三等33项、44人,四等23项、37人。 11月16日 湖南省教育厅批复我校10月12日报送的《关于建立学校基金的请示报告》和《湖南电大基金试行办法》﹙湘电大〔1984〕[1984] 29号﹚,同意我校从1984年7月份起建立基金制度。每年基金使用比例是:50%用于改善办学条件,30%用作集体福利,20%励个人。这项制度实行了10年,1993年停止执行。 11月20日 学校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由5名组成,副校长艾景全任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会计、出纳。盛主持基金会日常管理工作。 11月29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省编直〔1984〕205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人员编制的批复》,除已经拨给地市电大的人员编制外,核定我校人员编制250名。其中,省直工作站46名。 12月6日 我校基本建设第一期工程经过近一年办理土地征购、三通一平、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后破土动工。学校设立基建办公室,朱湘芬、周万方任正副主任。 12月18日 湖南省文化厅和我校联合发出湘文函〔1984〕38号 《关于电大1985年开设图书馆学专业及组织报考的通知》。 1985 1月16日 学校召开大会,进行整党动员。整党领导小组由罗士球、陶蒲生、姜元芝三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姜元芝(后来由王希根接任)任主任。整党分学习文件、对照检查、集中整改、组织处理﹙登记﹚4个阶段进行。原定时间半年,进行登记后又开展了“回头看,缺啥补啥”活动,实际进行了9个月。省委宣教口整党指导小组经过检查,认为我校整党基本达到了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组织的目的,宣布验收合格。10月5日校党组题为《发展整党,加快步伐,努力开创电大工作新局面》的整党工作总结。 3月16日—19日 全省电大教学工作会议在岳阳市举行。学校党组副罗士球、副校长薛珊荣主持会议。各地州市电大分校校长及教务、教学科科长与会。会议主要讨论了分校建设、教学工作、招生工作、毕业生工作以及评优表彰等问题。 3月28日 学校党组会议决定:罗传康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王希根任人事处副处长。 4月16日 全省电大首届文科毕业论文答辩试点会在长沙铁院礼堂举行。答辩教师除我校教师外,还邀请了普通高校3名教授。有11名学生在会上论文并答辩。省直和长沙分校共800余名学生参加答辩会。 5月4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5〕14号《关于开展评比表彰活动的通知》。经过各分校、教学班推荐,省电大审定,对全省电大16个先进班级、257名优秀学生、31名优秀教师、3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省校本部有5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这是我校创办以来组织的第一次全省性表彰活动。 5月17日—20日 全省电大第一次实验教学工作会议在株洲市举行。会议明确了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与省校、分校的分工,明确省校以建设投资较大的专业实验室为主,分校以建设投资较少、利用率较高的基础实验室为主。会议以后,经过一年多的筹建,省校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达到80万元。多数分校建立了简易实验室,能够开出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电工学、电分析、电子技术基础、算法语言等实验课。 6月2日 湖南省发出湘政人〔1985〕16号文,任命周晓烈为我校副校长,免去艾景全副校长职务。11月21日,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5〕210号文,任命周晓烈为我校党组。 6月17日 湖南省教育厅、计委、财政厅、劳动人事厅发出湘教计字〔1985〕44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开办师范专业问题的通知》,下达我校师范类普通专科班招生计划1500人。8月20日,省教育厅又发出湘教计字〔1985〕55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录取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我校首次开办师范类专业,从普通高考考生中招生。共招收1705名,其中语文专业45个教学班,1602人。政史专业两个班,103人。省教委每生500元的标准作为教学班的正常经费,其中省教委补助一半,计16万元,另一半由地、市、县教育部门负担。我校1986、1987、1988级连续三届开设普通专科师范班,开设语文、政史、英语等专业,招收学生4500余人,毕业4300余人。 1985年我校首次开办普通专科班,除师范类专业招生1705人外,还有省招收法律专业普通专科生60名,省电视厅招收新闻专业45名,为本系统培养专业人才。1985年,我校普通专科班招生总计1810人,加上专科教育招生10578人,自学视听生注册10202人,全省电大高等教育共招新生22590人,是我校创办以来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年。 6月21日 长沙市签发〔1985〕长建字79号《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审批单》批准我校扩征土地4.8亩。加上己征用的73.29 亩,合计78.09亩。 7月15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5〕154号文,任命徐运汉为我校党组。8月8日,省发出湘政人〔1985〕18号文,任命徐运汉为我校副校长。 8月20日一31日 我校副校长薛珊荣、教务处处长波等出席中央电大在山东烟台市举行的全国电大教务考务工作会议。 9月10日一13日 全省语文类、经济类教学工作会议在湘西自治州电大分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分校负责人、主要课程的责任教师近100人。会议交流了文科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新学年文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 10月5日—10日 由中央电大组织全国12省市电大开办英语专业研讨会议在安徽滁县举行,我校英语教研室主任薛鸿逵参加。会议决定12省市电大从1986年起联合开办英语专业,并推选辽、皖、粤、湘、津等6省市电大分别负责1986、1987、1988学年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文字和音像教材的修订、制作、完善工作。我校承担1988—1989学年度的协作事项。 10月16日—20日 我校副校长徐运汉、教务处处长波、教学处副处长蔡祖玉出席在广东深圳市电大举行的中南7省、自治区、市电大协作会议。会议研究了教务、教学工作,确定了协作项目。 11月13日 学校党组会议决定:黄振平任教学处副处长。 11月26日 学校党组省教委、省编委、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湘电大〔1985〕45号《关于机构调整的请示报告》。成立学校党委会、设立纪检机构、改组教学处,分别设立理工系、经济系、语文系,改技术设备处为电教处,改省直工作站为省直管理处或省直分校。 12月7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在贯彻教育体制决定座谈会上指出:电大办得不错,办电大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电大考试严格,学生质量有保障。今后要继续办学。全国现有的大学已近千所,我们不主张再多办大学,今后培养人才主要是走社会办大学的道,电视大学的道。电视大学可以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 12月16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5〕4号《关于教务处等三单位机构设置的通知》,决定教务处下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考试科、图书室;技术设备处下设制作科、复制发行科、技术设备科;总务处下设行政科、财务科、基建办公室。 1986 2月5日 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发出教高三字〔1986〕3号 《关于印发〈1986年各类高等学校招生〉的通知》,各类高等学校招生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并且一律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从1986年起,电大系统不再单独组织招生考试,而在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考生中录取新生。 3月 我校电教楼、1号2号教职工宿舍和食堂竣工。学校迁入青园12号﹙后改为168号﹚新址。结束了学校创办7年来靠租房办学的历史。电教楼建筑面积2287.18平方米,启用时成为学校各处室的办公用房 3月14日 学校党组会议决定:黎宣模任校办公室调研员﹙副处级﹚,王江河任技术设备处调研员﹙副处级﹚。 3月24日 湖南省教委发出湘教函〔1986〕31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要求解决学校进出土地征购问题的批复》,同意我校扩征土地18亩。11月17日,长沙市签发〔1986〕长建土字207号 《基本建设征用土地批准书》,批准我校扩征土地18亩,学校占地达到96.09亩。1995年12月5日长沙市南区国土局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注明,我校青园校园97.65亩,加上幅用地3.78亩,学校占地为101.43亩。 3月25日 校办公会议决定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副校长周晓烈任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组长。这是我校创办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清产核资,历时8个月,至11月结束。据统计,全校各种仪器设备总价值为358万元,其中电教设备181万元,实验仪器82万元,微电脑30万元,办公、生活用具等65 万元。此外接受世界银行贷款38万多美元。 3月28日—4月13日 我校副校长薛珊荣出席中央电视大学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讲习班。 4月2一7日 我校副校长徐运汉出席在浙江杭州市举行的全国电视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学等问题。 4月8日—10日 全省电视大学教材、资料、报刊和音像磁带发行工作会议在长沙市举行。副校长周晓烈主持会议并讲话,各地州市分校教务科长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做好教学资料和报刊发行工作的意见》与《教学音像磁带复制和发行办法》。 4月9日 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1986〕教计字12 号《关于电视大学招收参加普通高考高中毕业生的通知》。 4月27日 湖南省编委发出湘编直〔1986〕54号《关于湖南电视大学机构调整的批复》,批准我校教学处分设为文科教学处和理工科教学处。省直电大工作站升格为省直分校﹙处级﹚,定编46 人,其中教学人员30人,行政管理16人。 5月 国家财政部〔1986〕财预字第171号《关于制发1987年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通知》,将电视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科目。 5月2日 全省首届大学生作文竞赛揭晓。全省53所高等学校305名学生参赛,100人获﹙一等10名,二等30名,三等 60名﹚。我校30人参赛,17人获,其中一等5人,二等5人,三等7人。邵阳电大分校李贤刚夺得一等第一名。5 月7日,我校发出湘电大〔1986〕20号文通报表彰获学生。 5月10日—11日 全国首次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举行,报考我校的考生23000人,录取9543人。 5月13日—18日 全国16省市电大联办英语专业第二次协作会议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我校党组副罗士球、英语教研组组长薛鸿逵出席。会议研究了协作组织形式、期末复习安排与考试工作,还讨论了教学大纲以及1987年英语专业的招生工作等问题。我省电大1986年首次开办英语专业,招生939人。 5月27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6〕26号《关于转发〈中央电视大学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优活动的通知〉》,由中央电视大学组织的首次全国电大系统统一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活动在我省电大全面展开。 5月31日 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出湘组函〔1986〕21号《关于成立湖南电视大学委员会的批复》。 6月20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人字〔1986〕3号《关于文理工教学处教研室设置的通知》,决定文科教学处下设语文类、经济类、外语教研室;理工科教学处下设机械类、电子类、化学化工类、数理教研室和实验室、计算机室。 6月23日 国家教委、计委、经委、科委、国务院电子振兴办、财政部、电视部、劳动人事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出教电视字〔1986〕3 号《关于利用开展教育工作的通知》,每天下午 5时至11时为电大播课时间。7月1日,我国教育频道开通试播。10月1日正式播课。 6月30日—7月2日 我校教务处与计算机室联合召开计算机学籍管理工作会议,全省电大各分校教务、学籍管理人员与会,会议研究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问题。这次会议标志着我校计算机教务管理由试点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7月16日 湖南省政协副刘国安、原副曹国智、常委兼教育组组长孙耘、委员陶蒲生、周衍桐等来我校视察,听取我校工作汇报,参观了电教楼,观看了激光唱盘设备,对我校创办7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充分肯定电大是多快好省发展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符合国情省情,同时对我省电大特别是各地市分校师资缺乏、办学经费困难等问题表示关注。考察结束后,考察组以省政协的名义向省委、省递交了《关于湖南电视大学办学情况的考察报告》,就建立实验室和图书馆、解决正常办学经费、把地市分校办成教学实体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7月20日 我校的《力学量测量》﹙陈克理主讲﹚、《电学量测量》﹙黄振平主讲﹚、《热学量测量》﹙王晋德主讲﹚3 门课程的电视教学节目通过中央电大审定,其技术标准达到。同年9月,这3 门课程首批通过。 8月22日 湖南省教委、、粮食局、商业厅联合发出湘教计字〔1986〕66号《关于电大、函大、中函招收师范普通班学生的户口、粮食、副食品补贴等问题的通知》。 8月30日 我校土建类电视中专1986级开学典礼在长沙举行。我校首次招收电视中专721人,开设土建类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建筑施工与管理、乡镇建设3个专业。日常教学管理由省建委电视中专分校组织实施。 8月31日 我国利用教育频道开展继续教育首次课程。此系大学后继续教育,招收对象为具有大学文化或中级职称的人员。经考试合格者,由电大发给继续教育结业证书。首次开展的现代工程师教育共8门课程,全省近1000人参加学习。 9月8日 全国电视大学1986届毕业典礼暨表彰大会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为大会题词:“电视大学是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出席,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讲话。我校副校长薛珊荣率株洲分校湘江氮肥厂电大班班主任周承祥、邵阳分校1984级党政干部专修科学生李贤刚,代表全省电大14名优秀教师、3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37名优秀毕业生参加大会。 9月10日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邦柱、省委常委、秘书长沈瑞庭、省副秘书长翁晖等领导视察我校,和我校教师座谈,欢度教师节。省党政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7年来的办学成绩和电大在发展我省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电大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要大力发展。省党政领导在座谈会后视察了我校电教楼演播厅、计算机室和基建工地。 9月13日 学校党组决定:蔡祖玉任文科教学处处长,黄振平任理工科教学处副处长,宋季清任省直分校副校长﹙副处级﹚。 9月24日—26日 中央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组副组长王云一行专程来我校进行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调研。事后我校和武汉电大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后,我校副校长薛珊荣主持我校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 10月14日—30日 我校组织4个调查组对全省电大1985、1986 级师范类普通专科班办学与教学情况调查。调查结束后向省教委报送了《关于电大师范普通专科班的情况、问题和意见》的报告。 10月20日 经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出版局批准,《湖南电大学报》创刊。该学报内部发行,分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 11月5日—7日 英国计算机学会会员、英国教育学院副主任吉勃森先生与职业大学高级助理、信息管理部主任王兰桑先生受世界银行委托,来我校进行计算机管理咨询。 11月24日—29日 中央电视大学组织的制订全国电大系统节目制作标准会议在我省常德市举行。我校副校长薛珊荣、技术设备处副处长文泽淮出席了会议。 12月16日—20日 中央电视大学组织的全国电大毕业生抽样追踪调查培训会在我省株洲市举行。株洲电大分校在会上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会后我省电大1982、1983、1985届毕业生抽样追踪调查工作全面展开,至1987年5月完成。我省这次抽样调查对象共计3178人,回收调查表2583份,占3届毕业生总数 的18.6%,收集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电大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毕业使用等问题3500多条反馈意见。调查数据全部采用计算机统计分析。国家教委贷款办公室和中央电大对我省电大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及其给予很高评价。 12月19日—21日 全省电大师范类普通专科班班主任会议在长沙举行,学校党组副罗士球主持会议,省教委副主任周忠尚、冯象钦出席并讲话。会议交流了办学、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讨论了我校提出的《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关于电大师范普通班管理工作的若干》。 12月20日 我校发出湘电大〔1986〕62号《关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12月25日—31日 我校承办全国电大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钢结构课程师资培训会。湖南大学土木建筑专家成文山、陈行之、沈浦生等5 名教授应邀到会,我校副校长薛珊荣主持了培训会,来自18个省市电大的 5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会。 1987 1月23日 我校办公楼竣工,除技术设备处留在电教楼外,各部门全部搬入办公楼办公。办公楼于1985年5月动工兴建,建筑面积3106.78平方米。 2月2日 湖南省教委发出湘教师〔1987〕1号《关于切实解决电大师范普通专科班办学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2月25日 我校召开第五次普通物理教学研讨会。会议认为电大教改的关键在教材,编写一套适合我国远距离教学要求的教材势在必行。会议开展各分校间的横向教研活动。 4月7日 学校党组决定:王占任总务处处长。 4月10日—15日 我校党组副罗士球、教务处处长波出席在厦门市举行的全国电大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 4月17日 国家教委发出〔1987〕教成字3号《关于印发〈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的通知》。 4月 湖南省计委发出湘计〔1987〕1号文,下达我校普通专科班招生计划2385人,其中师范类1010人,非师范类1375人。7月6日,省教委、省计委联合发出湘教计〔1987〕43号文,师范类招生计划调整为4000人。7月15日,省计委、省教委联合发出湘计〔1987〕279 号、湘教计〔1987〕49号文,调整非师范类招生计划为1493人。1987年我校实际录取普通专科生1166人,专科生5837人,单科生225人,注册自学视听生12192人。 5月4日—7日 全省电大学生思想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我校党组副罗士球主持会议,各地州市分校党委﹙校长﹚、学生科科长出席。会议交流了思想工作经验,讨论了《关于加强电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 6月6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7〕66号文,任命周晓烈为我校党组副,张宝兴为党组,免去周忠尚党组、罗士球党组副职务。 6月7日—12日 我校副校长徐运汉出席中央电大在黄村分部召开的全国电大校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并在会上作题为《积极开设新专业,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言。该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6月18日 国家审计署、中央电视大合发出〔1987〕 审人字第144号、电教22号《关于利用开展审计专业证书教育的通知》。7月15日,???审计局和我校联合转发此文,提出我省电大开展审计专业证书教育的具体意见。 6月23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和发展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电视大学和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覆盖面大,教学手段先进,要发挥性的优势,在进一步办好本科、专科、中专等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地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提供教学服务。 6月26日—7月1日 全国25个省、自治区、市电大联办英语专业第三次校长协作会议在安徽屯溪市举行。我校副校长徐运汉、外语教研室主任薛鸿逵出席。会议研究了联办英语专业的教学问题。 7月7日 国家教委发出教职称字73号《关于电视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几点试行意见》。7月28日,省教委以湘教职改字〔1987〕36号文转发此文。 7月14日 湖南省发出湘政人〔1987〕10号文,任命张宝兴为我校副校长,免去许惟、陶蒲生、王有群顾问职务。 7月18日 学校党组决定:文泽淮任教务处副处长,免去技术设备处副处长职务。 9月11日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委、经委、劳动人事厅、科技干部管理局和我校联合发出湘教成字〔1987〕9号《关于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通知》。 10月7日 湖南省委副刘正视察我校,进一步办好电大,发展我省电视教育事业。他指出,电视教育是多快好省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我省各级电大一定要努力办好。办好电大,当前要着重考虑如何深化。电大要根据湖南实际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电大要面向全省,在办好城市、厂矿企业电大班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面向乡镇企业,面向农村。 10月8日 湖南省远距离教育研究会在我校成立。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向天打电话表示祝贺。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党委、省科教办、劳动人事厅、教委、教育局及在长部分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出席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了研究会理事会,推选龙禹贤为名誉理事长,周忠尚为理事长。成立大会后举行首届学术报告会。大会收到论文97篇,这些论文多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远距离教育的现状、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总结与研究,对电大的进行了理论探讨。 10月20日 我校黄鼎鑫出席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电视中专﹙电大中专部﹚第三次协作会议。我校正式加入全国电视中专协作组和中南片协作组。此后我校加紧了电视中专筹建工作。 10月24日 学校党组决定:徐崇植、李富元任技术设备处副处长,周万方任教务处副处长。 10月31日 学校党组决定:黎宣模、朱文典、王江河任正处级调研员。 11月3日 国家教委发出〔1987〕教电字8号《发布〈关于电视大学专业设置审批权限的暂行〉的通知》。 11月7日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向天视察我校,在考察我校电教设备,听取我校工作汇报后,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湖南电大作了。他说,电大要发展,要向全社会招生,尤其要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这几年电大开设了一些湖南需要的新专业,如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专业,这很好,但要特别重视教材建设。开设一个新专业,要有好教材。电大今后怎么搞,要有一个章法,先要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电大和教委一道拿出一个意见来,到明春全省科教工作会议上去讨论。 11月13日—14日 我校举行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教职工代表、特邀代表和学校党政领导共61人。省教委副主任周忠尚、省教育工会副主任孔柳华出席并讲话。党组副周晓烈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11月16日—19日 我校副校长张宝兴出席在湖北宜昌市举行的中南八省、区、市电大第三次协作会议。 11月21日—12月6日 国家教委组织中国电视大学校长考察团赴英考察远距离教育。我校副校长薛珊荣任副团长。 11月25日 我校派出3个调查组分赴全省各厅局、各地州市电大分校、大中型企业及乡镇企业开展电大教育调研。 11月27日 十三大代表、、省政协副尹长民来我校作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的报告。 12月2—8日 全国电视大学视听教材观摩研讨会在市举行。我校制作的电视教材《金属工艺学》(贺心仪主讲)和《理论力学》(张翼主讲)分获最佳和优秀。这两部教材均由。 12月11日 湖南省发出湘政人〔1987〕16号文,同意龙平增任湖南电视大学巡视员。 12月17日—19日 全省电大分校校长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讨论了《湖南电视大学1988年专业设置初步方案》和《关于加强湖南电视大学建设的意见(讨论稿) 》。省教委副主任龙禹贤到会讲话,强调电大要向广大农村开门,为乡镇企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12月20日 我校和长沙湘江北大桥综合开发公司签定《土地使用合同》,征用长沙市北区东风一村208号土地6.293亩,兴建省直分校校园。此后扩征校园东面土地1.137亩。2000年3月8日长沙市国土局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注明占地为7.43亩,地址为开福区东风一村218号。至此,我校校园占地达到108.86亩。 12月28日 学校党组决定:王占兼任办公室主任,罗传康任省直分校第一副校长,周中也任校刊编辑室主任﹙副处级﹚。 1988 1月30日 学校党组决定:关宏银任教务处处长,免去波教务处处长职务。 2月7日 湖南省卫生厅和我校联合发出湘卫科教〔1988〕4号《关于开办电大临床医学专业的通知》。1988年我校招收首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中专科生584人,普通专科生31人,注册自学视听生93人。 3月18日 出席湖南省科教工作会议的各地州市、专员、州长、市长以及科教办、教委、体委、计生委、卫生局、文化局等部门的负责人130余人来我校参观。他们参观了我校电教楼,观看了我校摄制的《电大,新型的性大学》,对我省电大办学9年所取得的成绩及电大这一崭新的教育形式表示满意,纷纷表示要支持电大,为振兴湖南经济而办好电大。 3月26日 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视察我校。他听取了我校工作汇报,参观了电教楼,详细询问了我校电教设备的建设与利用情况,对我校建设尤其是电教设备的建设表示满意。要求我们加强横向联系,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进一步抓好电教设备的利用工作, 总结出经验来。省教委副主任兼我校校长周忠尚陪同视察。 4月1日—3日 全省电大1988届毕业生工作会议在益阳电大分校召开。副校长徐运汉作题为《关于加强1988届毕业生工作的意见》的报告,省教委副主任冯象钦到会并就师范专科毕业生的使用等问题讲线届毕业生工作。各地州市电大分校校长、教务科科长及首届普通专科师范班部分班主任共50余人出席会议。 4月11日—15日 湘、黔、豫、粤、琼、桂、滇、陕8省区电大联办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协作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副校长徐运汉、张宝兴以及经济教研室主任杨介夫等出席会议。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学制、教学计划、文字教材编写和音像教材制作合作等问题。 4月18日 学校党组决定:张学孚任理工科教学处副处长,曹利君任文科教学处副处长,王长华任副处级纪检员。 4月19日 学校党组决定:刘石荣任理工科教学处副处长。 4月20日 学校党组决定并报经省委组织部备案同意:姜元芝任人事处处长。 4月25日 学校党组研究并报湖南省委老干局批准:黎宣模、朱文典离休后享受副厅级待遇,王江河离休后享受正处级待遇,李秋贞离休后享受副处级待遇,柳文祥退休后享受副教授待遇,刘昆华退休后享受副处级待遇。 4月27日 校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湖南电大教材发行站,行政管理上与教务处??材科合署办公。同日长沙市郊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营业执照。6月7日,长沙市郊区税务局颁发工商企业税务登记证。 5月16日 国家教委以教计字〔1988〕6颁布《电视大学暂行》。8月27日,湖南省教委转发该文。 5月17日 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出湘组函〔1988〕31号文,同意波为副厅级干部。 6月2日 湖南省发出湘政人〔1988〕10号文,任命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冯象钦兼任我校校长。 7月9日 湖南电大首届普通专科师范班毕业典礼暨1988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在省校礼堂举行。80多名优秀毕业生代表首届师范班1800余名毕业生以及全省电大1988届18000余名毕业生参加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向天,省科教办副主任陈焕初,省教委副主任、省电大校长冯象钦,省计委、人事厅、财政厅、粮食厅、、电视厅等部门的领导人以及各地州市分校负责人出席大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周晓烈主持,副校长徐运汉作报告,,副校长薛珊荣省电大关于表彰1988届1377名优秀毕业生的决定,优秀毕业生代表文忠亮、教师代表彭浩荡在会上发言。王向天等领导与优秀毕业生代表合影留念。 7月28日 学校党组决定:黄鼎鑫任中专部副主任。 8月3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8〕92号批复,同意我校大会选举结果:由周晓烈、张宝兴、薛珊荣、徐运汉、姜元芝组成湖南电视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周晓烈任,张宝兴任副。 8月5日 湖南省教委、财政厅、物价局联合发出〔1988〕66号《关于电视大学收费的通知》。《通知》,我省电大从1988年9月起开始向学生收取学杂费。1989年9月1 日,上述3个部门又联合发出湘教计字〔1989〕57号文,就电大收费作出补充。它标志着我省电大率先建立办学成本分担机制。 8月7日 湖南省教委确定我校普通专科班最低录取分线年我校在高考考生中录取普通专科学生3560人。此外,在高考考生中录取专科生12860人,注册自学视听生9041人。1988年我校高等教育招生共计25461人,系我校创办以来招生规模新高。 9月5日 我校电视中专注册新生10319人。首次在全省98个县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办职高电视中专班244个。共开设农村家庭经营、家用电器、机械制造与维修、工业与民用建筑、服装、幼儿师范、财务会计等16个专业。 9月10日 湖南省科教办、省教委、省科委、团省委、湖南日联合组织的《全省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征文竞赛》揭晓。我校8篇作品参赛7篇获。其中直属分校李双安获一等,益阳分校裴建平获三等,益阳分校张凤阳、邵阳分校杨文国、肖瑛、直属分校欧红、自治州分校刘朝胜获优胜。 10月13日 学校党组决定:盛任校工会副﹙正处级﹚,刘桂薇任机关党总支副处级干部。 10月15日—18日 我校召开全省电大分校校长会议,省电大党委、副校长周晓烈、党委副、副校长张宝兴、副校长薛珊荣、徐运汉出席。徐运汉作题为《认清形势,深化,强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会议讨论了《关于教学计划管理的若干》、《关于招生工作的若干》、《关于学籍管理的若干》、《关于考试工作的若干》4个教学管理规章。 10月26日 湖南省委发出湘发干〔1988〕136号文,任命刘聘为我校党委委员。11月25日,省发出湘政人〔1988〕27号文,任命刘聘为我校副校长。 11月18日 我校召开1988年招生工作总结评比表彰会。益阳电大分校获一等,娄底、零陵电大分校获二等,长沙、邵阳、自治州电大分校获三等。益阳、常德电大分校获中专招生单项。桃江、武冈、双峰、南县、花垣、凤凰、芷江、攸县、桂东、石门、望城、临湘等12个县市电大工作站受到表彰。 11月21日—24日 由中央电大召集的全国电大教育科技开发服务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中央电大副校长方和忠主持,中央电大副校长张庆作报告。湖南省委副刘正、省教委副主任田维泉到会讲线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电大的校长和中国技术市场交易网络的负责人共60余人出席。我校副校长周晓烈参加会议。会议对教育科技开发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供开发、协作的项目,通过了《中国电视大学计算机联网章程》,签署了《全国电大计算机联网协议》和在海南建立开发窗口、在河南组织铝产品生产的意向书。会上还成立了中国电视大学教育科技开发服务协调指导小组。 11月30日 我省电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nichkhun kiss

      财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