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发布的《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下称报告)显示,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发展重心正从速度转向效益。近年来,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持续推进下,虽然国家级产业园的增速放缓,但仍远高于我国P的增速。2012年到2017年,国家级产业园区P的平均增速为13.43%,远高于我国同期P的增速7.23%。
在产业领域主题词分布上,中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在产业集中度上更为突出,电子、信息、汽车、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集中度最高。
报告指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产业园区中最具活力的热点区域。截止2017年底,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56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2万亿元,其中经开区9.10万亿,高新区9.52万亿,合计占全国P比重达到22.51%。
在地域分布上,随着部地区的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的推进,东部、中部、及西部的产业园区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部地区园区赶超势头强劲。2018年初,国家级产业园区中,中部和西部的占比达到新高,分别为30%和21%。
报告指出,国家级产业园区在批复数量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园区整体规模占全国P的比重持续提升。近年来,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持续推进下,虽然国家级产业园的P增速放缓,但仍远高于我国P的增速。产业园区的发展重心从速度转向效益。
2012年到2017年,国家级产业园区P的平均增速为13.43%,远高于我国同期P的增速7.23%。
而在创新方面,2017年国家级产业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6.71万家,占全国总数的51.37%。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方面,国家级产业园区共有国家级孵化器约621家,占全国总数的63.6%;众创空间约2567家,占全国总数的44.72%。
报告从经济发展、创新能力、营商、生态宜居、区位交通共五个方面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由此得出了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排名如下:
报告指出,在百强榜中,高新区的表现更为突圣艾斯特莱雅出。百强榜中国家级高新区有57家,平均得分为64.83,国家级经开区有43家,平均得分为63.13。前10名中高新区占9席,经开区仅占1席;前20名中高新区占14席,经开区占6席。
百强园区的区域分布仍然存在较大不均衡,其中东部占71席,中部占16席,西部占6席,东北地区占7席。从上榜园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凭借在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创新突破等方面积累的优势,上榜园区数量占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引领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东北作为老工业的优势不再,西部追赶势头迅猛,东北和西部地区入选园区数量大致持平。
城市与园区在发展中相互助力的效应也更加明显,园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以及城市发展对园区产业生态建设加速的良性互动与共振加剧。按各省市区上榜产业园区数量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江苏(26家)、浙江(15家)、广东(9家)、山东(7家)、安徽(5家)、湖北(5家)。辽宁、上海、福建并列第六名(均为4家),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省份未有产业园区进榜。
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其对公布的产业园区重点产业做了分词研究,对比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的产业领域主题词分布,百强榜单中的产业领域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更为突出,其中词频最高的“电子”共出现54次,这说明有54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包括电子相关领域,占比9.63%,显著高于在所有高新区和经开区中3.93%的占比。另外“电子”、“信息”在百强园区的排序要高于在所有经开区和高新区范围的排序,可见百强园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潮流、抢抓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方面更为积极。
同时,“汽车”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广泛交叉融合的领域,成为产业园区的角逐焦点,在百强园区中的出现频率达到了4.99%;“食品”产业在百强园区中占比还相对不足,未出现在百强园区主导产业的前十位,这说明农业类产业园区整体发展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