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市的低迷,煤企进入发展困境,面临着:“亟需找到走出困境的径”,“精准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精确预测未来市场容量”,“准确预判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抢占投资先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内优秀的煤炭企业愈来愈重视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煤炭查明储量为15663.1亿吨。2016年新增资源储量煤400.5亿吨。
2011-2016年,中国原煤产量震荡下滑,2013年达到39.74亿吨,同比增速为0.74%。2013年之后全国原煤产量出现加速下降的趋势,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8.71%。
2011-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呈上升的趋势;2014-2016年,煤炭消费量连续下降。2016年,煤炭消费量约为28.4亿吨,同比下降15.98%。
2011-2016年,中国煤炭销售收入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尤其是2014-2016年下行速度较快。2016年,煤炭销售收入为2.32万亿元,同比下降7.27%。
2016年我国煤炭行业销售规模同比2015年变化不大,利润总额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行业的经营效益有待改善。2016年我国煤炭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178.50亿元,同比下降7.27%;实现利润总额1090.90亿元,同比增长147.48%;亏损企业1490家,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69.30亿元,均有所好转。表明2016年煤炭行业周期性的繁荣,以及去产能带给企业的效益改善。
与2015年相比,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别上升为14.85次、0.86次、1.18次、42.62次,说明行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较强,产成品周转速度较快,滞留在产成品上的运营资金较少,行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较高。
2014-2016年,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维持在60%-70%的水平,产权比率均维持151%-230%的水平,从煤炭行业的历史负债情况来看,行业负债规模略微偏高。2016年行业已获利息倍数提升为2.28倍,反映行业所获利润承担债务利息费用的能力有所上升。综合来看,2016年煤炭行业负债规模有所增大,但偿债能力较强。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销售增长率为-7.27%,表明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有一定减小;资本积累率上升为6.83%,表明行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总资产增长率下降为-0.32%,表明行业资本扩张速度有所下降。综合来看,2016年煤炭行业的发展境况有一定改善。
国际进口煤的优势主要为价格优势,同时在国家政策上,宽进严出的调控也给外煤大量进入中国提供了可能。
影响行业供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政策等。
根据煤炭行业历史数据,以及相关因素影响分析,前瞻分析预测2017-2022年煤炭的供给规模如下所示,保持小幅度地下滑走势。
经过2016年煤炭市场价格暴涨,整体繁荣之后,以及国家对煤炭中小企业的整顿,未来煤炭的供给量依旧会缓步下降,来实现供给侧和去产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复苏,对煤炭行业的需求将会有所加大。但总体来看,中国煤炭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的下滑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的机械化开采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对高新适用技术和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决定了煤炭的生产成本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这对于煤炭行业的利润增长较为不利。
受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日益成熟,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以及国外企业在华投资力度加大等条件的影响,煤炭的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煤炭行业利润的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如深化资源税、能源审批权下放、低卡低质煤炭进口等,有助于缓解行业压力,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通过规划和市场竞争因素等分析认为,我们对煤炭行业规模的预测比较悲观,但是对行业利润预测比较乐观。尽管未来煤炭产量会有一定的下滑,但是规模化后成本的控制和毛利率的提高会促使煤炭行业利润持续保持小幅增长。主要因为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整合,利润的再分配。因此,我们预测,在行业营收不乐观的情况下,利润在未来五年会有小幅度地上升,2022年煤炭行业利润规模约为1305亿元。
从区域市场占有率的情况来看,华北地区煤炭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在所有的区域里占有绝对的优势,2016年其市场占有率为48.27%;其次是华东地区,其2016年市场占有率为17.43%;华中地区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2016年为11.95%;其余地区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内。
根据前五年区域市场占有率数据,可预测得出2017-2022年煤炭行业区域市场占有率情况。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依旧是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占据大部分的市场。华北地区可能占有率会有小幅度地下降,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会有小幅度上升。前瞻预测,2022年,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占有率分别为48.21%、17.4%、11.97%。
从省市市场占有率的情况来看,山西煤炭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在所有的省市里最高,2016年其市场占有率为28.45%;其次是,其2016年市场占有率为13.87%;山东煤炭行业市场占有率在2016年位列第三,为13.12%。
根据上文及前五年省市市场占有率数据,可预测得出2017- 2022年煤炭行业省市市场占有率情况:我们预计煤炭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将在未来几年有小幅提升,山西市场占有率未来几年会有小幅下滑。2022年山西煤炭行业市场占有率为28.34%,为14.12%,山东为13.01%,河南为10.38%,其他省市占有34.15%的市场。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每年公布的《中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排名及数据,可得出2011-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前10名厂商生产集中度走势图。从下图来看,近5年行业前10名厂商生产集中度有一定提高,占据50强企业生产总量的半数以上,重要原因是我国供给侧政策起了一定作用。
根据上述模型,预测得出2017-2022年中国煤炭行业前10名厂商销售集中度将维持在57%左右的较高水平。
煤炭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较差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的应用还得不到普及,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煤炭企业由于其工作性质较为艰苦,国内大部分煤炭企业仍面临着缺乏熟练掌握先进机械装备技术的煤矿专业人员。以煤炭大省山西省为例,山西省地方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极低,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23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7.85%,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0.6%;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2639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32.27%,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2.61%;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59.88%,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4.84%。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匀,客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我国煤炭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不均衡格局,我国煤炭分布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长期发展态势,直接导致我国煤炭长距离运输和大运量运输的问题。
由于运输瓶颈的存在,国内一些大型龙头煤企为缓解运输压力,开始发展煤炭运输的相关业务,部分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运力不足造成的煤炭滞销现象。但是,国内大部分的中小煤企由于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不具备建设自身运输通道的能力,使得煤炭运输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因素,企业库存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加强运力是缓解我国中小型煤企库存压力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为改善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呈现规模小、布局分散和集中度低的特点,国家大力推动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
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从2016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从2016 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下游方面,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实施效果的,“十三五”规划中的清洁能源政策落实,煤炭行业的消费可能会继续保持冷淡。
环保及安全问题会产量增加。既重视去产能也重视保供应,全国煤矿产量同比下降,但重点煤矿是增加的。山西国改会让无烟煤及炼焦煤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从而影响市场的波动性。着力解决燃煤污染问题,特别是北方冬季供暖期散煤污染问题,在重点区域建立“禁煤区”。开展重点行业环保专项整治,依法‘散乱污’企业。
2021- 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
展望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建成能源文明消费型社会;能效水平、能源科技、能源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全球能源治理重要参与者;建成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实现现代化。
煤炭行业作为资源性行业,以及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特殊性。煤炭的开采必然经历开发、衰退和关闭的过程。因此,近年来,各大煤企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开发非煤产业,培植非煤产业支柱项目,实行煤与非煤发展战略。以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非煤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非煤产业比重也逐年增长。
这也是必然趋势,煤炭企业在煤炭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受到各种,企业的本性和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必然导致这也在主营上难以开疆拓土的企业去延伸自己的产业链。
在煤企的非煤业务中,以煤化工板块经营规模最大,2016年完成收入2460亿元,占非煤总产值的11.67%。本报告中选取12家大型煤企上市企业对煤企的非煤产业类型做概括。
近年来,各大煤企在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大对非煤产业的投资。然而,初期企业非煤产业的选择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正日渐,一部分企业如神华股份、阳泉煤业非煤产业定位准确,投资项目科学、合理,非煤业务发展势头较好。而另一部分企业由于定位不准,由单纯的采煤业向下游产业链大规模扩张造成,如今这些产业无一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各综合性采煤企业在这些产业上大都微利甚至亏损。
2016年中国煤炭企业百强收入中,非煤业务已占到60%以上,说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企业把非煤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在目前煤炭行业大较为不好的情况下,煤企依托煤炭主业提供平台,利用煤炭主业提供的资源发展非煤产业并最终达到以非煤产业反哺煤炭主业的结构调整将成为煤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煤炭企业所处的区域的经济运行和市场需求状况是煤炭企业和发展的根基之所在。煤炭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进行发展,首先要分析煤炭企业及其所处区域的市场状况,包括煤炭企业的市场范围、区域的行业缺口、煤炭企业的优劣势、煤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性、行业的宏观发展前景、区域的行业需求前景等。
煤炭企业在进行非煤产业的选择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结合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煤炭企业进行非煤产业选择的主要动机有两点:以解决矿区待业和富余人员安置问题为主要目标,为提升短期内煤炭企业效益、运营状况;从战略的角度,对煤炭企业未来前景做出规划,考虑解决几十年乃至数百年后,资源萎缩局面下的企业和发展的问题。针对两种不同的目标,非煤产业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应该选择安置容量大、劳动密集型、短平快项目;后者则需统筹规划,选择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行业和项目。
从煤炭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任何煤炭企业都必然经历青年期、壮年期、衰退期这三个阶段。结合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针对煤炭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非煤产业选择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有很大不同。
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产业。选择的思主要有三种:一、从新产业的行业吸引力分析出发,通过行业相关性选择非煤产业;二、从集团资源和能力分析出发,通过技术、市场选择非煤新产业;三、从培育集团核心能力出发,通过核心能力与非煤产业的关系选择新产业。第一种方式由于进入煤炭相关行业有政策性,同时其它要素资料来源困难,分析较难。第二种方式由于煤炭行业技术与相关行业技术关联不紧密,也不易进行分析。所以,用第三种方式分析较为可靠。
以煤炭主业的生产和经营为起点,以电力的综合运用为中介,进一步延伸至铝业和建材业。在这种链业模式下,煤业为电、铝提供了资源依据,电业、铝业、建材业反过来拉动了煤业的需求和生产。
在此种产业链条下,发展的重点方向在于,化工产品。即煤炭通过洗选加工后冶炼焦炭,并进行煤焦油、粗苯、工业萘等紧俏化工原料的加工生产,通过焦油的精深加工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此种产业链条重点在于,通过煤业的生产和运输销售,带动区域全面的基础设施改进,进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煤业乃至煤炭企业的其他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兖矿集团在非煤产业的发展中选择了这种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较为综合的产业发展链条。首先是煤电联营,以煤促电,以电带煤,在此基础上,发展港口的交通运输业,为煤、电、油的发展提供支撑。
从我国P增长率与煤炭行业销量增长率来看,两者呈现一定正相关性,煤炭行业基础能源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相关性越来越弱,我们分析,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能源政策的改变。我们也可以说,现在我国经济的状况的变化越来越不依赖于煤炭了。
中国的煤炭基本保持自给自足的发展状态。近些年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明显,但随着国家供给侧的措施的逐步实施,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内容,“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我们预测到2022年煤炭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费占比将下降到55.85%。
对煤炭等资源开采业而言,煤炭企业的发展大致都要经历勘探、矿区规划、基本建设、生产经营、成熟、衰亡过程等这一周期过程,其所对应的时间跨度就是煤炭企业的生命周期。而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又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明显性和独特性,其开发必然经历一个从勘探到开采、高产稳产、衰退直到枯竭的过程,煤矿区经济发展会呈倒“U”型结构。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煤炭产业正处在二次创业阶段,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的生命周期较长,预计2013-2020年仍将处在二次创业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煤炭的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去产能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力度,新能源的技术进步程度。
去产能政策的影响力无需多言,2016年煤炭价格大涨和去产能政策的落实有必然的关系。如果相关政策稳步推进,煤炭的供给得到控制,很明显从供需角度上,煤炭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如果落后,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煤炭价格自然会继续受冲击。
新能源是我国大力的,但是制约新能源的发展只会是其技术的先进与否。倘若清洁能源的技术足够成熟,煤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毫无悬念,价格自然也跟随下降。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能源加快推进,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步伐加快,生态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行业发展面临历史性拐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6.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耗能行业产品需求增长空间有限,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快。我国能源结构步入战略性调整期,能源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供应转向由非化石能源满足需求增量。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对煤炭等传统能源替代作用增强,预计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达10%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8%左右。
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行业发展与相关下业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或国家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对行业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煤炭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煤炭价格受国家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及中国的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竞争,电力和钢铁等煤炭需求大行业的变化、近年来煤炭固定资产连续较大幅度增长导致产能过剩等。此外,上网电价的调控和全国铁运输能力的分配,也可能间接影响国内煤炭价格,行业发展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