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里的主角,总是跟煤炭相关。他是山西汾阳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煤炭像一个烙印般打在山西身上,自然而然地也印到他的电影里。他曾说,要是不拍电影,自己现在应该就是一个煤老板。他中学的好朋友,好几个都在煤矿焦化行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贾樟柯和他的小伙伴们分道扬镳,一个了文艺之,一个了煤老板之,一个为了梦,一个为了钱。看似南辕北辙,实则世界是个圆。多年之后,拿着钱的煤老板出现在了编剧、导演的上。
今年7月,编剧汪海林忽然发出这样的感慨: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在影视寒冬,当年被集体群嘲的煤老板,如今被集体怀念。煤老板象征着一个符号,代表着粗放、原始的财富积累,这种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注定昙花一现,但煤老板带来的热钱在某个时期确实催热了影视圈,乱象丛生的同时,也搅动了市场。
“煤老板”这个词作为财富的象征出现,应该是在2002年。那一年,是“煤炭黄金十年”的之年。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煤炭需求迅速增加,原煤出口子打开;2002年1月,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市场化,煤炭价格爆发式上涨。山西的煤矿主,当时都经历过这样疯狂的场景:电厂和洗煤厂的人用蛇皮袋背着现金到矿厂排队交钱买煤,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排不上号。
2000年,煤炭价格每吨129元,到2007年时,已涨到每吨330元,动力煤的价格甚至被炒到每吨1100元。最疯狂的是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煤价按小时算,每小时不同价。GQ中国曾做过一组关于煤老板的文章,有一位名叫黄治华的煤老板曾回忆当时煤炭市场的疯狂,“那时逃税成风,拉煤不开税票,买通煤检站就能放行。有一次上山拉煤,赶上省里突击检查,各货车在煤检站外排了几十公里。我的十几辆车等了一天一夜才被放行,没想到却因祸得福,一夜之间,煤价就涨了两成。当年的钱来得实在太容易”。
许多矿工出身的煤矿主,前几年还债务泥潭,忽然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煤老板”。2005年胡润能源富豪榜,有11位煤老板入选,其中9位来自山西。人物命运就这样在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走势面前,颠了个个儿。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全球经济回落,煤炭需求疲软,价格急速下跌。晋煤外运受到严重影响,当年外运出省煤炭5.33亿吨,同比下降0.57%,成为近十年来首次下降。2009年晋煤销售量为4.46亿吨,同比下降16.3%。
由于矿难多发、产能过剩等原因,从2009年开始,山西开始了历时2年的煤企大重组。重组过后,全省矿井总数由之前的2598处减少到1053处,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被淘汰。
在这次重组中,许多煤老板都把煤矿卖给了国企和大企业,成为幕后股东或干脆从煤炭行业退出。2010年底,仅吕梁市,就有245名煤老板从煤炭行业隐退。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民营煤矿被兼并入少数整合主体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型民营煤企被列为整合主体。
退出历时舞台的煤老板们,进入了彷徨期。他们手中拿着以亿计的钱,不知道该怎么花。除了组团买房,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像挖煤一样超高速地财富增值。
第一代煤老板刘元庆举家迁往了,2008年在买了块地,准备做房地产开发,但是隔行如隔山,这一次转型以失败告终。后来他投资了文化传媒公司,依旧是隔行如隔山,最后交由表弟运营,他做幕后老板。
临汾市公务员家庭出身的煤老板黄治华,隐退之后住在华清嘉园5号楼,受王兴影响创建了阿丫团购。可最终,阿丫团购在“百团大战”中败下阵来,黄治华说,这样的烧钱法太。
2010年,吕梁周边的30多名煤老板,共同出资50亿赞助了吕梁市重点栽培的汾酒工程,杏花村就是该工程培养的品牌之一。
2009年,贾樟柯在的办公室常常门庭若市,山西的老乡经常找上门来问他:“贾樟柯我们怎么办?煤矿不让办了,手里都是现金。”有一个县的官儿带着他们的企业家来找贾樟柯,在他的办公室办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他们当中实力最差的一位年轻企业家,手上都有3个亿。
第一个把煤炭和文化事业联系起来的人,应该是赵本山。早在1993年,赵本山便做起了煤炭+的生意。当时他开了一家艺术开发公司,主要业务是文化、广告、影视和煤炭。这是一个很妙的业务组合。在其他业务还不挣钱时,赵本山靠着卖煤炭的钱掘到了第一桶金,养着自己的文艺梦。
十几年后涌进影视圈的煤老板们,大多没有赵本山的文艺梦,他们是冲着挣钱来的,顺便洗一洗“煤老板”这一社会标签所带有的负面信息。
导演尔冬升曾经遇到过一个煤老板,提着一整箱现金找到他,要给他投资拍电影,他给拒了。尔冬升不是不缺钱,而是煤老板的钱他不敢要。
2012年,山西太原出身的导演宁浩拍了部《黄金大劫案》,雷佳音、陶虹、范伟、郭涛一众主演中,混着名不见经传的程媛媛。当时观众挺纳闷儿,觉得女主角的分量轻了点儿,但后来程媛媛传出与曾经的山西首富、“煤二代”李兆会的绯闻,大家便嗅到了蛛丝马迹。
煤老板投资片子,也不舍得花太多钱。他们虽然有钱,但不乱花。彭浩翔说,他们投资3000万,希望你给他弄出个《阿凡达》。煤老板投资的大都是500万左右的小成本电影,亏了,亏不了多少,赚了就当捡的。花点小钱,回老家还能在乡亲面前炫耀一下,挺值。
煤老板很任性。他们地把影视当做赚钱的工具,对艺术规律充满。他们的介入,引来了影视圈专业人士尤其是导演们的炮轰。
但也有良性介入影视市场的煤老板,譬如龙腾艺都影视公司的董事长吴怀玺。当然,他和普通煤老板还有些区别,是由部队转业到开滦矿的。2008年,吴怀玺成立龙腾艺都,2015年吸引了范伟、英达和姜武三位明星入股。吴怀玺参照华谊模式,与范伟、英达、姜武签订了独家工作室协议,协议要求:英达每年给龙腾不低于一部影视剧作品,并导演参演公司一部作品;范伟每年向公司提供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项目,并参演公司一部作品;姜武则要优先导演、主演龙腾的项目。
在业务上,龙腾艺都曾主投过电影《绝命岛》《给野兽献花》,参投并发行电影《嘿店》《守株人》,单独发行电影《金陵十三钗》《双城计中计》《无底洞》《饭局也疯狂》《查无此人》等。
虽然主投和参投的电影投资回报率都不高,甚至最卖座的电影《绝命岛》最终票房才1450万元,连本都收不回来,龙腾艺都至少摆脱了煤老板粗放式的思维模式,努力在艺术与市场规律里办事。吴怀玺曾说:“电影对我来讲,不是即兴而至的投资,而是我的事业。”
但像吴怀玺这样扎扎实实在影视圈打拼的煤老板,仍旧占少数,大部分还是想捞一票就跑的煤老板。他们的存在,使得影视市场虚火旺盛。2010年应该是煤老板入场影视圈的高峰,仅上半年备案的故事片就超过前一年整年的量,当年的票房比前一年同期激增两倍多。
在影视圈撑得最久且混得风生水起的煤老板,应该只有一人——贾跃亭。当然,贾跃亭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煤老板,但他确实跟煤炭有些渊源。
1996年,从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辞职的贾跃亭,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50万元,他出一半,老婆出一半,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卖钢材、炼焦、洗煤、印刷等。在租来的办公室里,贾跃亭做起了“倒爷”,利用关系,做中间商。他负责联系一些煤矿,将优质煤送到洗煤厂,加工去掉杂质后,再卖给下家。
那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第一桶金的由来,他们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来牟利。当时有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王石也是靠着倒卖玉米,8个月赚了三百万,积累了原始资本。
积累起本钱后,1999年7月,贾跃亭在太原创立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电力配件等电子产品的批发和零售。
2002年,也就是煤炭黄金十年的第一年,贾跃亭出资70万元成立了山西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后,贾跃亭将公司开到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贾跃亭站在了视频网站发展的风口上。在2004年之前,中国尚未出现专业化的视频网站,乐视网是第一家,是中国网络视频发展的起点。甚至连YouTube的成立,都比乐视网晚了几个月。天天向上 蒋梦婕2005年上半年,土豆网、56网、PPTV、PPS等相继上线,中国视频网站混战开始。
贾跃亭很快就为这场混战加了一把火,2005年,乐视网开始大量购买版权,打响版权之争第一枪。2010年8月,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乐视网上市一度是个谜,有一位投资人评论道:一个排名第 17 位的视频网站,却有业内第一的财务指标,变戏法啊。
贾跃亭和煤老板有个共同爱好——捧自己的女性伴侣。在乐视影业成立之前,乐视网投资过两部电影,一部是刘振伟执导的《机器侠》,主角是孙俪,一部是《决战刹马镇》,主角是孙红雷、林志玲,这两部影片里,都有甘薇的身影。
甘薇是贾跃亭进入娱乐圈的一扇门。没有哪一家视频网站公司,与明星艺人关系如此亲密。郭敬明、孙红雷、黄晓明、李小璐、邓超孙俪夫妇、、秦岚、瞿颖、陈赫、贾乃亮、霍思燕……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的持有乐视股份。
在贾跃亭的生态布局中,乐视影业一直靠谱而坚挺,给它的角色定位是“单兵救主”。但随着乐视影业改名乐创文娱,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夺回第一股东,很明显乐视影业想与乐视系界限,脱主。
贾樟柯的《三峡》与《江湖儿女》里,天空中都划过UFO。女主角赵涛相信,这个就是有UFO。
煤老板们与贾跃亭,可能也见过UFO。对前者而言,UFO是撕裂后的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主义;对后者而言,UFO是无穷限的,是现实主义的荒诞。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