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早已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特殊的网格化的虚拟和现实相互交错融合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个人的身份都在随时随地的转变。就创作者而言,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开始转变为网络写手,就阅读者而言,许多传统意义上的“读者”逐渐转变为“网友”。网络时代,写作的神秘性逐渐淡化,互动性的交流不断增强。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写作者,我们必须要打通“网友”和“读者”之间的概念内涵。数字化时代,写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已经缩短为零,借助鼠标,双方已经实现了即时的互动交流。作品的生产和创造过程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全封闭状态,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包含着网友的在线参与。所以,传统作家的写作要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要不要“换笔”的问题,而是在换笔之后还要不要“换脑”的问题。当为数众多的“网友”和“粉丝”从网络融入现实,一个作家能否及时“换脑”势必将影响到他的作品能否更好地生产和。
许多人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有一道深深的不可跨越的鸿沟。有人认为传统文学更有质量,而网络小说泥沙俱下。不错,这是一个客观情况。但我以为,随着网络的逐渐成熟,好的小说已经并将继续出现。而且现在已形成了这样一个产业链,就是好的小说先出现在网络,而后再形成实体书。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文学创作之的新人来说,尤其是如此。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即先有了实体书,再有网络,实现实体书和的同步销售。我201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就是这样,目前,这部长篇的在网易读书的点击阅读量已经高达一千一百多万,连续六个月占据阅读榜和订阅榜的榜首。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说到底只是的介质不同罢了。传统也好,网络也好,都是“文学”的定语。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两种文学会从互相交叉逐渐合二为一。因此,传统作家不必回避网络,网络文学也不必清高。传统文学稍微往类型的子多迈一步,网络文学再多具备一点文学因素,两者就能实现高境界的无缝对接。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写作者一定要学会利用不同的媒介,让自己的文字走得更远,让自己的思想涟漪波及到每一条河岸。
各位同仁,我们身处徐州这个历史积淀深厚、人文荟萃的帝王之乡,切身地感受到徐州事业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好风凭借力,风正好扬帆。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加勤奋地创作,矢志不移地为创作出更多具有徐州特色、江苏风度和中国气派的文学作品而不断努力。
最后,我想感谢一下拨冗出席这次颁座谈会的省作协的各位领导、老师,感谢为我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平台的市文联和市作协。在市场主导一切、文学多多少少已经退到了慈善事业的边缘的今天,你们的支持尤其让我们感到温暖!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