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人物
  • “坏猴子”导演宁浩来武大当老师
  •   “这是我参加这么多活动以来,唯一一个完全以我为主的,感觉跟结婚似的,虽然我也没办过婚礼。”不是宁浩客套,他还真跟武汉颇有些交情。

      就职仪式上与宁浩对谈的是湖北省作协、武汉市文联、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修文。李修文是宁浩多部影视作品的文学策划和监制,也是生活中的密友。拍摄《疯狂的外星人》期间,他俩去陕西考察,住在黄河边的小旅馆,看江水听山歌,用满满的好奇与慈悲打量着山川湖泊、江湖儿女、庙堂。宁浩也时常打飞的来武汉找李修文吃饭喝酒谈剧本。

      十几年前,宁浩曾悄悄来台北,和李修文一起在酒店式公寓里住了大半个月。白天李修文在房间搞创作,宁浩在外面街道晃悠。住处附近有个酒吧,两人每晚在那里喝大。如今回想,宁浩觉得武汉极具烟火气和生命力,有种鲜艳的感觉。

      现场有同学向宁浩请教,在短视频的年代,现在应该拍短片还是长片,单线叙事还是多线叙事,宁浩的答案是:

      一摸爬滚打过来的宁浩,不能简单用“实用主义”“黑猫白猫”来标签,毋宁说,他有一种地气充沛又不轻易屈就的独特现实感。

      在一期《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在宁浩的“坏猴子”影业门口,和他一起看一个孙悟空的装置。宁浩对着镜头说,人一辈子就像这个猴子一样,是被规训的一生。

      他小时候经常去动物园看猴子,他很不解,为什么关在里的猴子总晃着一根树枝?他以为是偶然,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去看,猴子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晃树枝。

      一次一个朋友攒局吃饭,席间一个朋友的朋友听说宁浩是搞摄影的,就问他能不能给自己拍两张。宁浩一看,赶紧趁饭局空档跑出去,斥资三十块钱当场买了一个相机。

      宁浩在电脑上一看片子,“拍得太难看了”,拿不出手,当即呼叫老家学计算机的朋友,对方调出一款新出炉的神奇软件,一顿操作。最后的成片,老五很满意。

      然而,直觉告诉他,这不是自己最终要做的事。他逐渐发现电影和绘画有相通之处,就边拍带边学习。1999年,宁浩考入电影学院。

      宁浩回答,有的事是他自己想做的,有的是需要他去做的。但他最关心的是人在时代里的处境。至于票房,从来不是他拍电影最大的目的,是“无法被提前计算的”。

      或许答案早就隐藏在宁浩的座《香火》之中。这部毕业作品只花了四万块,讲一个为给修葺佛像的,外出化缘屡屡碰壁。了想要凑钱的风尘女,最后靠自己摆摊算命,终于筹到钱,这时的墙上出现了硕大的“拆”字,面临拆迁。

      回头看,《香火》就像一个寓言,故事洞悉了命运的荒诞,却没有让主人公停下磕磕绊绊的脚步。这部作豆瓣评分8.4,作为刚出道的年轻导演,照这个子再拍两部文艺片看起来倒也不错。然而,宁浩又一次在赛道上转了急弯。

      2006年,宁浩花了刘德华投资的300万拍《疯狂的石头》,搏来2300多万元票房,开创了国产黑色荒诞喜剧电影新类型。

      “疯狂”系列的票房热浪仍在喧腾,宁浩转身着手准备电影《无人区》。这部视觉冲击和人性冲击同样剧烈的电影,经历了漫长且传奇的四年“调整期”,改,等,改,等……

      与其在焦虑中沉沦,不如在中撒欢。他是“坏猴子”,往少了说,还有三百六十个分身去开新剧本。

      《黄金大劫案》一度被吐槽“江郎才尽”,《心花怒放》票房亮眼是当年国庆档冠军,《疯狂的外星人》引起争议,“疯狂依旧但不那么好笑了?”你还在场看众说纷纭,当事人宁浩早已一骑绝尘而去。

      《我和我的祖国》是导演们集体创作的献礼之作,宁浩导的那一集里面,顽主似的“张”很结观众缘,今年十一国庆档以张为主角的《爆款》就和大家见面了。

      另外一个宁浩的“分身”线索,是他一直在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启动于2016年,扶持了许多青年导演,产出了《孤注一掷》《绣春刀II修罗战场》《我不是药神》等等有声量的作品。

      宁浩很早就发现了“药神”的故事,但他看出文牧野有很强的现实刻画能力,还有与众不同的东方英雄主义,便放心地把这个故事交给文导去创作。

      几乎每一部宁浩电影都有“夜巴黎”这个意象,它或者是荒村野店的土味招牌,或者是十八线城市景观中的霓虹灯,就像一个个暧昧跳动的接头暗号:

      《疯狂的石头》之后,电影市场热涨,许多煤老板带钱进场,要拍电影。有钱要拍电影可以,“但他们还要自己拍”,回首那段时间,宁浩笑说,“也不是说不行,只是电影确实是个专业性很强的事。”

      于是宁浩加快进度促成“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希望优秀的年轻导演们能尽快拿起导筒,多出作品,让观众“吃点好的”。

      宁浩没有忘记,当初自己也是在刘德华的提携下前台。这个情分,需要用一种新的电影风格去表达,于是在热热闹闹的春节档,《红毯先生》没有让人们看到预想中末狂奔被雷劈了似的乐子,转为静静疯感,平等地着资本、行业、娱乐圈等。

      最近的这部《爆款》也没有回避当下网暴、直播带货等时代景观,在电影里说说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的这些那些,是宁浩跟观众沟通、对话的一种方式。

      来到武汉,来到校园,在武汉大学当兼职教授,当创意写作导师,有点意外,又似乎正在宁浩的“七十二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