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身份测试
7月10日,知名编剧汪海林在某讲坛上的一段被整理成了一篇名为《编剧汪海林: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的文章,并迅速刷爆朋友圈。文中对自己大学毕业后这20年的编剧生涯做了回顾,并着重讲了其中几件有趣的小事。
在中,汪海林特意提到了在自己刚入行的时候,由于大量投资人都是煤老板、房地产商,所以自己经常会在洗脚房、见投资人。但即便如此,他表示自己还是很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以外,没有别的任何要求,他根本就不干预我们的创作。”
虽然这句话中充满着物化女性的倾向,但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汪海林的矛头实际上是对准了那些将大IP和流量明星捧的资本方和平台方。而这其中,互联网企业在汪海林眼中是最糟糕的,“最差的是互联网企业进来以后,他有很多他的想法,大数据啊、各种流量、大IP啊,越来越离谱。”
投融资界的人都明白,同样的钱,从不同的人手里面拿,情况大不一样。对于被投资人来说,拿到投资的同时,其实也将同时获得投资人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既然敢于真金白银的投,投资人也必然会将自己的资源倾注到项目中。
从这个角度看,煤老板除了钱,基本没有太多可利用的资源。但互联网企业则不同,大数据时代,他们拥有最全面的受众数据,也有最大的播放平台,这些资源远不是煤老板可以比的。
那么作为创作者的汪海林为何又要给“要求找女演员”的煤老板们“打call”呢?可以说,这既是因为钱,又不只是钱。
首先,当时煤老板很愿意投资影视剧(虽然他们的动机很可能是“找女演员”)。由于大部分煤老板并不懂影视创作,所以他们会对专业人士言听计从,在钱方面也从不吝惜,最大限度的让创作者完成自己心中所想。这也让很多影视圈内人非常喜欢和他们合作。
那创作者看中的仅仅是钱么?当然也不是。就拿汪海林最看不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以优爱腾为首的视频网站借助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其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那些“煤老板们”。毕竟有在美国、上市的母公司支撑,这些平台的出手并不比煤老板寒酸。
拿优爱腾来说,三家平台2018年在版权剧上的总预算就达到了650亿,三家自制剧一共66部。两者成本相加,这个数字恐怕远非“煤老板”和“房地产商”们可以负担的。
所谓的“怀念煤老板”怀念的其实是煤老板们的“不干预”。目前,以互联网视频平台为首的很多终端,已经从“唯利益论”演化出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制”,影视作品在创作时就必须按“数据评估标准”。只要能带来关注度,流量明星、天价明星来者不拒。创作逻辑、制作质量、文化价值、社会价值退而求其次。甚至很多的产品生产决策者根本认识不到自己出发点的误区,成风、资本至上、外行指挥内行。
这样造成的结果当然就是身为专业人士的编剧反而被平台操控,不得不对平台俯首帖耳,言听计从。而片方则从创作者沦为了执行者,其在剧作中的性被严重削弱了。
但那个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对于个中原因,汪海林解释为是“煤炭、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原因却复杂的多。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影视行业的不规范性。在煤老板投资的时代,影视行业着大量并不规范的操作,甚至有人举着“艺术创作”的旗号骗钱。即便是真的拿来拍戏,其中也有很多挥霍经费的事情发生。
我们不否认那个时代由于创作的宽松,诞生了很多不错的作品,也涌现了不少有想法的创作者。但总体来讲,行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靠自律,基本上都是会出系统性风险的。影视自然也不例外。
行业不规范,片方信用不足等情况最终都导致了“煤老板们”的撤出,而新入行的资本则不得不从头对整个拍摄流程进行细致的监督,以免自己的资金被。而到了互联网企业崛起之后,利用数据管理片方也就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企业获取数据比较容易,用数据管理的难度也最低,数据中心制也就成了发动成本最低的方式。
不得不说,虽然如上文所说,这种模式现在还存在巨大的问题,许多优质作品甚至因此遭到了。但比起之前的“煤老板”投资时代,互联网企业引领的制作模式却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模式就无懈可击了。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一定会有更先进的取代目前的模式。而就片方而言,现在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自然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导演、编剧在内的所有专业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单单听资本或者听数据指挥都是不科学的,想要做出更有水平的剧作就必须将专业人员的意见,数据,市场结合在一起。一方独大必将被各方协作所取代。
而在融资方式上,片方应该更多尝试以优质项目,而非公司本身进行融资。一个符合创作标准和市场需求,能够直抵的好剧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埋没,同样也不会被资本错过。用好项目从市场上获得需要的资金,这不但是一种更有效率的融资手段,也是对投资人,对资本更加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资本不干预创作是创作者所渴求的。但没有约束的同样既不合理,也不能长久。从长远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在互相博弈中,最终能够达成多赢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