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去年以来,南方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振龙多次向反映,他于2013年11月与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约定由其负责里王庙矿煤矸石的处理。然时至今日,该项目被当地村民阻工近两年,导致公司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村民们非法阻工、索要赞助费等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当地有关部门却不予打击,反而处处“和稀泥”,并谢振龙没有处理好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谢振龙,是民营企业——南乡煤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此外,他还是湖南省耒阳市小水镇洲里村3组村民。在洲里村,有一家国营煤矿——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卫矿业公司”),因当地煤炭资源丰富,这家国有煤矿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
除了生活垃圾,这家国有矿的土地上堆放着大量的煤矸石,日积月累多年未处理已成为这家煤矿的负担。据了解,煤矸石是一种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矸石都被当成是没有用处又会造成污染的垃圾。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煤矸石变废为宝被重新利用——可用于回收煤炭和黄铁矿、发电、制造建筑材料等。
谢振龙经营的南乡煤业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因整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他告诉记者,“目前南乡煤业已经背负了几千万的债务。”
谢振龙发现,红卫矿业公司有一批等待处理的煤矸石,这批煤矸石权属明确,如果能够利用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红卫矿业公司需要清运这些煤矸石,腾出地方堆放新挖出来的煤矸石,而我可以开办一个砖厂,将这些煤矸石废物利用。”谢振龙说。
2013年11月11日,谢振龙的耒阳市小水镇四煤矿与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里王庙矿矸石处理协议》,协议约定:在范围内,甲方将矸石山全部无偿交给乙方处理,协议有效期为十二年,双方不得违约,否则,违约方负责赔偿对方经济损失。
谢振龙称,协议的签订得到了耒阳市委和小水镇人民肯定,认为这个项目既能变废为宝,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还能创造价值。
2014年元月份,谢振龙带领公司员工来到红卫矿业公司里王庙矿,准备清运煤矸石。“当时还请来了小水镇领导、村党支部工作人员和红卫矿区相关人员当现场指导工作。那天下午,镇领导离开以后,就有洲里村部分村民赶到施工现场阻工。”谢振龙说,“当时村民说要清运这些煤矸石,必须交出100万作为给村民的补偿。理由是这些土地是红卫矿业公司多占的村里土地,煤矿建在这里常年污染,影响了村民生活。”
谢振龙认为,村民以上两点理由与其清运煤矸石没有直接关系,村民不该找他来补偿这笔费用。由于没有谈拢,双方发生冲突,谢振龙公司一名员工被打,一台挖掘机玻璃被砸碎。
2014年6月10日上午,听说南乡煤业公司小水镇四煤矿的员工开着铲车来清运煤矸石,洲里村4、5、6组的村民再次集结起来,向堆放着煤矸石的山头赶去,准备该公司将煤矸石运走。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三天小水镇四矿员工施工了。这天下午,村民和小水镇四煤矿员工终于没能克制住激动的情绪,双方爆发了冲突,多人受伤。
据小水镇镇长李曙光介绍,当天发生在里王庙矿区的冲突并非偶然事件,是因为矛盾长期积累才爆发的。起因是洲里村4、5、6组村民不满谢振龙单方面与红卫矿业公司签订清理煤矸石的协议。他强调,“需要说明的是,红卫矿业公司用于堆放煤矸石的土地是国家划拨土地,不属于小水镇洲里村,所以煤矸石的权属应该是红卫矿业公司,其处理应由公司决定。”
小水镇党委谷文华认为,“这个事件的发生,主要是谢振龙没有处理好和村民的关系。洲里村的村民一直认为红卫矿业公司的厂区还是属于洲里村的,他们有权分享产区内产生的财富。既然谢振龙与红卫矿业公司签订的合同是的,那么村民阻工就法的。”
此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红卫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刘部长,红卫矿业公司的确与谢振龙的小水镇四煤矿签订了煤矸石的处理协议。但由于洲里村村民与谢振龙之间就煤矸石的处理权产生了纠纷,所以这个协议一直没有履行。
刘部长强调,“现在堆放煤矸石的地方是红卫矿业公司征用的土地,不存在村民所说的违法占地问题。我们征用的土地都是有红线图的,都在国土局备过案的。谢振龙要把煤矸石清运出去办砖厂,他要在什么地方办厂就与我们红卫矿业公司没关系了。”
“根据耒阳市、市委等部门的调查结果看,红卫矿业公司与谢振龙签订的协议是的,耒阳市人民和小水镇都没有其如何处置。”小水镇党委谷文华说。
在小水镇提交给耒阳市委、市的一份报告中,也称红卫矿业公司在土地使用上依法依规,没有问题,干预,红卫矿业公司与南乡煤业签订的协议有效。
谷文华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协议法律人士认为有效,可能是村民在认识有上误差,煤矸石堆放地已经被红卫矿业公司征收,是属卫煤矿的地,村民称煤矿违法占地没有理由。
小水镇镇长李曙光表示,红卫矿业公司用于堆放煤矸石的土地是国家划拨土地,不属于小水镇洲里村,所以煤矸石的权属应该是红卫矿业公司,其处理应由该公司自行决定。
据了解,引发争议的这块堆放煤矸石的山头隶属红卫矿业公司。在被划归国企之前,这块土地是洲里村村民世代生活的家园,时至今日他们仍将这里的一草一木看作是自己的管辖范围。“我们为了支持国家建设,已经交出了自己的土地,现在有人要拉走这些煤旮子,我们不能同意。”一位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口中说的“煤旮子”就是煤矸石。
据小水镇镇长李曙光介绍,煤矸石最初就堆放在这里,日积月累,数量巨大,随着时代进步,可以循环运用,有微小的价值,当地村民想要这些煤矸石,但没有跟红卫矿业公司达成协议。最终,谢振龙与红卫矿业公司签订了无偿清运这些煤矸石的协议,“红卫矿业公司既不出钱,也不要钱。”
2014年6月10日的冲突发生后,洲里村5组村民云和其他村民制作了写着“家园、人人有责”的文化衫,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堆放煤矸石的地方是我们村里的土地,我们谢振龙的公司清运煤矸石,就是自己的家园。”
62岁的村民李桂平是当时参与阻工的老人之一。据她介绍,谢振龙出了38万元买断洲里村4、5、6组堆放煤矸石的土地,但是那天与谢振龙谈判的6个村民代表没有与全体村民商量并征得大家同意,就私自签订了协议,在村民不认同这份协议的情况下,谢振龙动工,才引发了冲突。
小水镇镇长李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印证了这一说法,“此前,为缓解双方矛盾,小水镇曾召集4、5、6组村民的6名代表和谢振龙坐在一起协商,谢振龙同意拿出38万元作为帮助洲里村修通公和水渠等民生公益事业费用,条件是村民不得继续阻工。协议达成后,谢振龙将这笔款项交给了村民代表,但4、5、6组村民不认同村民代表的谈判结果,继续施工。因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这笔款项现在暂时由小水镇代为保管。”
村民李桂平表示,谢振龙的公司如果要开工,前提是要给够村里足够的补偿,如果他的公司要开工,村民们还会继续。
另一位村民向记者透露,堆放煤矸石的土地原本是洲里村4、5、6组的,当年他们为支援国家建设,将土地交了出来,得到的补偿非常少,“几十亩地,几千块钱就送给国家了。现在我们村每口人算下来只有1分、2分地。”他说,“当时签订的合同里面有一条,如果这片土地国家不用了,还要交还给洲里村民,恢复耕种。煤矸石放在这里原本是废渣,但是现在水泥厂要、做红砖要,有了一定的价值,老百姓都觉得应该受益。”
有当地人士向记者透露,阻工一事另有隐情。据介绍,里王庙矿煤矸石处理,最早曾有红卫矿业公司内部职工子弟打算操作,没弄成。后来,当地村民谢某、刘某与洲里村村委会签订了煤矸石清运协议,但红卫矿业公司不认可。因土地、煤矸石都是红卫矿业公司的,洲里村村委会与村民签订煤矸石处理协议。看到谢振龙与红卫矿业公司签订协议后,很多人眼红。加上谢振龙不低调,对外声称这堆煤矸石价值1-2亿元,村民们就更不愿意谢振龙独吞了。于是,便有了洲里村村民持续近2年的阻工。
2014年6月10日,耒阳市委牵头,市、市国土局、市局、小水镇、红卫矿业公司相关领导与洲里村群众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说明,特别就煤矸子山红线图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但洲里村不听解释,不准谢振龙清运煤矸石。鉴于调而不休的争执局面,小水镇党委、提醒红卫矿业公司根据合同,中止合同执行,暂缓双方矛盾。
随着耒阳市委介入村民的再次阻工,谢振龙几经周折,却等来了另外一个结果,红卫矿业公司单方面要求解除协议。
2014年8月1日,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下发红矿办便【2014】136号“关卫公司解除《里王庙矿矸石处理协议》的函”,称“由于《里王庙矿矸石处理协议》在履行过程中,造成工农关系紧张,导致该协议无法继续履行,应耒阳市委维稳办要求,经公司领导办公会决定,从即日起,解除该协议”。接受方为谢振龙的耒阳市小水镇四煤矿。
谢振龙还收到一份日期一样函头文号一样的来自红卫矿业公司的函,内容去掉了“应耒阳市委维稳办要求”,改为“按照国家维稳政策的要求”。对此,谢振龙一头雾水,他不明白导致红卫矿业公司单方面解除协议到底是按照哪些政策的要求。
“协议解除是因为村里的老百姓到,应耒阳市维稳办要求(解除),但是现在他们维稳办也不会承认,我们煤矿是国营的,也归当地管,我们要听的,有什么想法我们还得听。解除协议后,对方回了个函,不同意,说我们单方解除协议。不同意的事,我们也没办法,毕竟我们还是归当地管。”红卫矿业公司董事长彭双良称。
谢振龙被多方,没有处理好本地关系。这让原本赞助38万元的谢振龙也很纳闷,到底要赞助多少钱村民才满意?这个赞助费他应该出吗?
谢振龙曾提出,“这些煤矸石他可以不运走,留给4、5、6组村民,让村民来处理,但是村民说他们没有能力投入资金清运这些煤矸石。谢振龙又提出村民可以入股,搞股份制公司,一起办厂。但村民仍然不同意。”
此后,工作人员与谢振龙的一次谈话,让他记忆犹新。那位工作人员首先肯定了谢振龙清运煤矸石的项目是的,然后提出村民之所以阻工,目的无非是要钱。但是这笔钱的名目不能叫补偿款,因为谢振龙没有4、5、6组村民的利益,所以这笔钱可以以“赞助费”的形式给村民,最终目的是让村民不再阻工。
由于谢振龙为了这个项目前期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他迫切希望早日开工,于是只能接受这种处理方式。“村民一开始要100万元,我们最后协商是给38万,其中的30万我已经给了村民代表,还有8万元今年底支付。”谢振龙说,“为了一次性支付给村民,避免村民再阻工,小水镇还特意从其他地方借了8万元给村民。”
在和村民协商过程中,谢振龙还主动提出到2017年要拿出10万元支援洲里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挣了钱,就要花,用这些钱给村里做公益事业,我不心疼。”谢振龙说。
6月10日,在给过“赞助费”以后,谢振龙再次准备开工,他称那天开工之前他请示了镇和委领导,征得了领导同意。“按照正常推理,也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他说,“但那天,村里又来了人施工。而且来得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谢振龙当即请示了镇领导和委领导,得到答复是“再等!”他感到很委屈:“我该给的钱也给了,但还是不能施工,还要我等到何年何月啊?”
“等到那天下午3点,上级领导也没有给出处理办法,我们的工人急于施工就与村民发生了冲突。”谢振龙说。
2015年6月17日,经耒阳市委副郑康强等领导牵头,小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谢振龙跟洲里村理事会又签订了调解协议,同意谢振龙在赞助洲里村公益48万元的基础上清运煤矸山。
6月24日,谢振龙组织工人开工,但洲里村部分村民再次阻工。接到报警电话后,小水镇一方面要求谢振龙暂停开工,另一方面规劝阻工村民撤离现场。
7月27日下午,小水镇副镇长告诉记者,经过镇做工作,阻工的洲里村村民已同意谢振龙在赞助48万元后开工。不过,他们还提了一个条件,要求谢振龙向与其公司员工发生过冲突的村民一一登门道歉。
2015年7月27日晚,小水镇镇长李曙光告诉记者,洲里村部分村民长期非法谢振龙清运煤矸石,这种行为严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影响了当地的投资。如再不听劝,当地将请求机关介入,对阻工村民采取强制措施。
7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耒阳市委,郑康强副安排稳定办谭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谭主任称,谢振龙被洲里村村民清运煤矸石一事,当地很头痛。
谭主任说,“对于洲里村村民长期阻工,耒阳市委领导也要求市严查,处理带头的人。不过,由于带头阻工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抓了也不好处理。再加上这些村民每天分成几班、轮流阻工,很多村民都有参与,法不责众,机关也不能把全村村民都抓起来吧。另外,谢振龙赞助的钱,这些村民也没有拿到手中,而是放在小水镇帐上,说阻工村民也不妥。”
谭主任表示,耒阳市委对洲里村村民这种非法阻工行为不会,将会同机关依法打击,企业的正益。(龙吟)
洲里村毗邻矿区,村民们的土地被征收,生活遭到,为他们改善生活投入资金是在情理之中。但谢振龙与红卫矿业公司签订的协议有效,清运煤矸石项目是双方意愿的真实表达,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一面是情、一面是法,如何权衡其中的利益关系?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既的权益,又地方稳定?类似事件着地方的执政智慧。
本文由325游戏 (www.325qp.net)整理发布